高一学生考试成绩垫底,上课听不懂,有什么好的学习?这种情况在刚上高一的同学有很多,不能说正常,但是多见,主要是不适应高中学习环境。初中填鸭式,高中更多的是自主。首先心态调整好,别急,急没用。上课要跟上老师节奏,课堂听讲,课堂听讲,课堂听讲,重要事情说三遍。不要光顾着做笔记,要听老师讲,跟上老师节奏。没听明白的找时间老师问。当然光做这些也是不够的。还需要做到下面伊顿教育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这些:
一,课后复习。
无论哪门功课,只要是当天上过的文化课,尤其是有家庭作业的,都要复习。注意细节,心境没有平静下来是大打折扣的。开始做作业前需要复习,但先要静下心来,做好准备工作。一旦进入学习状态,两小时内是不应该离开座位的。课后复习,先要把课堂过程像过电影一样,大约五到十分钟时间回顾。同时可以翻看一下笔记本。打开作业本就做作业而不是先复习,是犯忌的事。
二,单元复习。
不管是否要考试,一个小单元结束,自己都要主动复习。这个时段的复习,主要手段不是单单看书翻笔记查错题了,我提倡的办法是把本单元出现的一些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题目,做成题卡。做题卡是积累资料,事半功倍的好办法。一题一卡。不必是硬卡,就是可以归拢成一本一本的活页纸。开始时不要求写满一页,相反,只要写四分之一页就足够了,要留下大量空白在今后补充,如变式,与别的类型的关系,易错之处等等。这样做,会节省许多时间,其实也是将来从事职业,做学问,积累资本得有效途径。
三,考前复习。
这个是学生与一般老师都会很重视的。我提出的看法是,文理有别而相通,做法各自有侧重。文科,以做提纲为主。把要考的这一大部分,以教材结构为准,自己将教材以及笔记与教辅材料里的精华部分组织成简要提纲,一般是左右两大块,左边一块是内容提要,右边一块是对左边的注解与拓展,以及自己认为的常见题型~~把自己放在命题老师的位置上考虑问题。理科也要撰写提纲,但是其中主体是定理系统的相互关联,是典型例题,难题分析,尤其是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这其实就是我上次说的提纲与归纳。
四,考后复习。
这个许多学生不太重视,拿到发下来的考卷,先看分数,再看老师哪儿少给自己分数了去讨回来。然后听老师讲评。多数同学会在期末考试前才与这试卷再会面。考后复习是整个复习系统的较重要的一环。考试是体检,是癌症筛选预警,考后复习是预防学习堤坝崩溃的不可或缺的一步。我主张这个复习的主要手段是说题!所谓说题,就是针对不同的试题题型,重新梳理自己的思路,使之明晰化。填空与选择,要特别重视当初犹豫不决过,涂改过的而又做对了的地方!不能以为做对了就行了,下次未必有这个好运气!要在试卷边上注解犹豫的过程。
试卷中分值中档的问题,主要是自己归纳出它的考点是什么,自己的对错都要有回忆,当时怎么过来的。对试卷的后面几道大题,要特别地说题~~考查目的,题目陷阱,自己要重新审题,在转折与分叉的地方勾出提示,要把自己放在讲评试卷的老师的位置,多思考一些问题,比如,假如改变一下条件会怎样?本题还可以构造什么陷阱?说题,可以是要好的程度相当的同学彼此讨论,也可以自己自言自语,想想写写,要进入角色。不光是理科,文科的大小题目也是这么搞的,只不过要多一些关键词,因为文科试卷的评分略有差异,关键词不出现的话必然丢分。
五,有一点需要再强调一下,就是复习中做题卡与说题的结合问题。
这实际上是对典型问题的再理解再创作。其作用非同小可,在复习阶段都是起作用的,到了高三总复习阶段,将彰显其独到的优越性。学生考试怕什么?教师答疑怕什么?不怕烦,不怕难,就怕陌生面孔,尤其是题干很简单的从没见过的问题。这就需要在平时多积累。积累的事半功倍的办法就是做题卡,省得每次都去抄原题,找出处,题卡提倡经常翻翻,遇到有新的想法可以做眉批,注解,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例子补充在边上。理科文科都适用。
理科怕陌生,文科怕含混。那些似是而非的模棱两可的问题很难确认,更容易搞错,这就需要在题卡边上做几次注解。学生们容易陷入无休止的刷题,刷题过了头,会失去思考比对的机会。其实可以在平时集训中先看一遍辅导材料,挑其中的新面孔试作,甚至可以横切试卷集,就是一次只做较后一两题,或一类题~做,不是从头到尾做,而是寻找思路,发散其解题方法。这样才有更大机会减少将来遇到陌生问题的概率,而重在思路解析的做法,也增强了万一遇到陌生面孔也能迅速入港的能力。在整个做题卡,完善题卡的过程中,恰恰是一个反复说题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