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茅庐”的意思是什么呢?成语故事的来源是什么?

高考 来源:网络 编辑:独白 2025-09-23 17:17:31

“初出茅庐”意思是初次出来做事,缺乏经验,比较稚嫩。现在我们来讲,是说这个人,刚进入新领域,缺乏经验。下面就一起来跟小编来一起仔细了解一下这个四字成语吧!

“初出茅庐”的意思是什么呢?成语故事的来源是什么?

一、“初出茅庐”的意思是什么呢?

初出茅庐:拼音chūchūmáolú

意思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近义词:涉世未深、少不更事、羽毛未丰、初露头角、乳臭未干、初露锋芒

反义词:老成持重、老马识途、身经百战、老谋深算

二、成语故事的来源是什么?

东汉末年,汉献帝软弱无能。天下群雄割据,互相攻伐兼并。许多的名士纷纷归隐山林。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人称“卧龙”的诸葛亮隐居于南阳。

公元207年,汉景帝刘胜之玄孙刘备不辞辛劳,三顾茅庐,终于请得诸葛亮出山。就在此时,曹操手下十万兵马气势汹汹,前来攻打刘备!诸葛亮主动出谋以助刘备,巧计迭出。他设下埋伏,制造了一场大火,把十余万曹军烧的是丢盔弃甲、大败而逃。因此,人们由衷佩服诸葛亮,纷纷传颂他“初出茅庐,便建奇功”的事迹。

“初出茅庐”这个成语就出自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原指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答应出山辅佐,成为蜀国军师的典故。后来,这个成语就被用来比喻那些刚刚步入社会职场的新手,形容他们可能缺乏经验和知识,但充满了热情和潜力。现在,“初出茅庐”也常用来形容某人在新的岗位或环境中表现出色,取得显著成绩的意思。

三、西安伊顿教育小班课怎么样?

西安伊顿教育在本地的口碑还是非常不错的,教学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他们的高三小班课每班人数基本上都是控制在10-15人左右,这是为了能够让老师尽量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辅导。学校的老师大多都是经验丰富,对高考命题规律也比较熟悉,能够精准把握重点和难点,也能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提升成绩。还是就是他们的课程内容上是非常贴合高考考纲,老师们会通过专题讲解、模拟考试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提升应试能力。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上一篇:西安伊顿单招辅导课程怎么样?文化课240分参加单招可以吗? 下一篇:西安秦学伊顿补习学校课程 高三复习效果提升方法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秦学小Q
咨询我
400-029-6659
背景计算器
课程费用在线咨询
免费报价查询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