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那么,对于它的出处来源,大家了解多少呢?下面就一起来跟小编来一起仔细了解一下这个四字成语吧!

一、“伯乐相马”的意思是什么呢?
拼音:bó lè xiàng mǎ
解释: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杂说》四: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近义:伯乐选马
例句:伯乐相马,相而不骑,不如不相。
二、成语故事的来源是什么?
人们把懂得鉴别好马匹的人叫作“伯乐”。
古代秦国人孙阳因为对马有研究,有分辨马匹的本事,所以人们叫他“伯乐”。
有一次,有人请伯乐找一匹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在外出寻访的路上,看到了一匹身体瘦弱的马。那匹马拉着沉重的盐车,正吃力地上坡。这匹马看到伯乐,昂起头,大声嘶鸣。伯乐走近观察,判断这就是他要找的骏马。于是,他告诉赶车人:“这是一匹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你却只用它来拉车,这样可就埋没了它的能力啊!”赶车人不相信—这样一匹连拉车都没有力气的瘦马,怎么可能是千里马呢?所以,当伯乐提出要花大价钱买这匹马时,赶车人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伯乐得到骏马,非常高兴,他拍拍马的脖子,说:“我给你找一位能发挥你能力的好主人。”马儿好像听懂了伯乐的话,它抬起前蹄,仰天长啸,声音洪亮,感谢伯乐的知遇之恩。后来,这匹马经过伯乐的精心喂养,恢复了体力,果然成为了一匹千里马。
“伯乐相马”是说需要有伯乐这样的人发现和举荐有真本事的人,这些有本事的人才会有用武之地。
三、西安秦学伊顿教育怎么样?
西安秦学伊顿教育成立多年,他们的高三全日制小班课的教师大多具有多年高三毕业班教学经验,熟知各层次学生特点以及历年高考题型,能够把握考点,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知识讲解和学习方法指导,根据学生入学测试结果,分析学生的偏科科目、常考知识点掌握程度等,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和提分曲线。
同时西安秦学伊顿教育实行分层教学,不论孩子的学习在那个阶段,都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备考中得到针对性的强化提升,而且课程设计紧凑,实行“天天练,周周测,月月考”,而且,他们会定期和家长们进行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家长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进展,这种紧密的家校合作让家长们更加信任西安伊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