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它说的是东汉末年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三次亲自跑到诸葛亮住的茅草屋去拜访的故事。现在这成语比喻真心诚意地访贤求才,或者请人时费了不少周折。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来具体分享一下“三顾茅庐”的相关解释、成语故事的来源等等。
三顾茅庐sān gù máo lú
释义
顾:看望,拜访。茅庐:茅草房。比喻诚心实意地一再邀请或拜访。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三顾茅庐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相关典故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出师表》。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郡邓县隆中、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刘备曾三次访聘诸葛亮,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顾:拜访。茅庐:草房)。后人用“三顾茅庐”来比喻诚心实意地一再邀请。
“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都有可以学习的地方。向别人请教问题,或者有求于人,态度一定要真诚,并且要有耐心。不能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就像刘备一样,不因此而鄙视诸葛亮,因而蜀汉皇朝才有了更进一步的辉煌。假设刘备无礼节,诸葛亮肯定不会出山相助;假设没有诸葛亮相助,刘备很难建立蜀汉政权。其实,“三顾茅庐”的背后,是求贤若渴。
例句
1、董事长以三顾茅庐的诚心,到处延揽人才。
2、由于校长三顾茅庐的诚意,终于请来李博士莅校任教。
3、为了表示诚意,我决定三顾茅庐,请王先生出马协助。
4、他这个人恃才傲物,若不是你三顾茅庐,他哪会答应帮助我们。
5、他已经退隐山林多年,现在想请他重新出马,看来得要三顾茅庐。
6、老王不忍心拒绝杨经理三顾茅庐的诚意,最后决定到他公司任职。
7、他是我老板三顾茅庐地求来的人才,听说对改善经营的策略很有一套。
企业经营者应该用三顾茅庐的诚意,向专家虚心请教有关管理方面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