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很多的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为了更好的帮助自己提升语文成绩或者是作文写作水平,有的学生是为了能够增长自己的见识。也有的学生想要通过课外阅读去培养自己的雅兴,那么为什么课外阅读在大家的心中都是这样的重要呢?为什么大家都如此的提倡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种是为“任务”读书。
课内基本靠背、课外基本靠抄。这是我们眼熟的套路:指定书目文章、要求划出好词好句、每天做摘抄、背诵段落并默写……,结果是什么呢?我相信今天的学生“看”的书肯定比我们过去多,但他没有因此善于引经据典、博古论今。
#p#副标题#e#
有个从小学到中学就有的语文作业,美其名曰“赏析”。不知道抄词句抄到半夜,何来“赏”的心情,更勿谈“析”的本事。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个阅读的目的,本身是因为考试有个所谓“课外文言文”、“课外现代文”,据说这个“课外拓展”,也是有范围界定的——规定读什么,那还叫什么拓展?老师也很委屈:现在孩子都不爱读书啊,只好规定、让家长“盯”着读。所以才会有小学生读三国读红楼,关于20岁前读四大名著,能读出什么花头,讲真我是不信的。
另一种是为“解惑”读书。
有很多人是看了电视剧,再去买原著来读;有的人是听了TED,想找经济学的杂志看看;也有人是看了诗词大会,突然迷上了词曲歌赋……就好像80年代你不看几本文学评论,都没法在人前装逼——虽然装逼也是个很好的动机。
为什么我们会主动找书读呢?不外乎“解惑”。
这个惑,可能是具体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比如我要学习怎么把PPT做的更漂亮;还有一种是解决心理的惑——认识我自己、认识身边的社会。现在孩子为什么不读书,不是因为有电脑有手游,过去连电视都没有的时代,偷鸡摸狗扒人窗户,哪怕是躺在屋顶数星星,那也可以比读书更有趣啊。
所以说,青少年没有什么需要迫切解决的工具问题,他们喜欢读的书,基本上都和他们心里缺少的东西有关。看推理看惊悚小说,那是青春的躁动需要找到刺激;看星座看爱情书,那是潜意识中性的觉醒,他要了解自己;看科幻玄幻,那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汹涌,想要挣脱作业考试的枷锁。在没有兄弟姐妹草地上嬉闹、没有两代人其乐融融的餐桌、没有操场上激烈对抗释放荷尔蒙、当同龄人的社交活动几乎处于“地下状态”的情况下,“少年维特的烦恼”谁来解决?
学校、家庭、社会,完全成了孩子的全能神,如果说上帝关上一扇窗,还会在另一处开一扇门,我们则是砌上窗子,还要给他加上一扇防盗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考)书(试)高。
那么问题来了:不论你解不解惑,惑总是存在的。而我们这些成年人做的全部,就是忽视它、假装看不见、扼制它。
培根说:
读史使人明智——先生发讲义学生背就行了,没有比较和演绎,哪来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没有画面感、没有代入感,只管翻译字词句,就剩“零”和“锈”。
数学使人周密——只有刷题套路、不越教材半步,没有应用思想,印象中数学就是很多孩子天天订正错题。所谓周密思维,全靠自生自灭。
科学使人深刻——科学=课题=证书=择校敲门砖,父母做课题、孩子拿证书,学术造假的印象倒是深刻了。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没有论辩赛、没有演说,孩子跟大人连聊天的机会都没有了,何须善辩……
#p#副标题#e#
教育的目的是让人心、智成长,符合文明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标准,整个过程中,孩子天生有“惑”需要解,这时候成人要站出来引导——青春期你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受欢迎,你可以读一点心理学;你想能言善辩,你不妨读几本成功学鸡汤;你觉得历史学无趣,不妨听听大学的历史课、看看大师怎么评价事件;觉得数学没用,不妨到趣味经济学中看看什么叫数学思维;不喜欢学英语,不妨读一读张北海讲纽约地铁的故事、或者陈丹青的游记,世界那么大,你不想去看看、不想看得更懂?
说起读书这个事,真是需要“师傅领进门”的。如果说理科老师需要“精细”、文科老师则比的是“精彩”,孩子有惑,成人解惑;孩子自觉无惑时,我制造惑,让你认知拓展、思维提升而知不足。看你能不能忽悠得孩儿们大呼过瘾、再来一碗!此时戛然而止,预知后事如何,自己读书分解。
而现在的老师,有这份忽悠功夫的不多了。
做学生的时代,读读课外书,归根结底是一个精神养成的自助手段,现在的学校教育把这个忘记了,就好比一批机器制造出另一批机器。惑而不知,溺而不觉。到头来,一时兴起,杀个把老师,那不就跟打游戏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