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课总是插话,父母在家应该怎么教育?孩子上课老插嘴,这就是没有家教的表现。当然,有时一提“没家教”好像是一句骂人的话,但是在这里是中性词,是指一个孩子因为缺少家庭教育而没有养成好习惯。就如上课时,有些孩子接老师下音,或者随意插话打断老师的讲课,这都是不良习惯,家长平时在家里就没有培养孩子在交流过程中,怎样认真倾听、思考、交流。
第一,从家庭生活中看家长不培养孩子礼貌沟通的现象,方知问题在哪。
记得有一次家里的亲戚吃饭,在饭桌上,亲戚家的长辈在说话,老人家已经三十出头的儿子,不停地打断他母亲的话,但是老人家根本不再乎儿子这样的不礼貌行为。轮到我说话时,他仍然不停地打断,我说停下来,用眼睛冷冷地盯着他,立刻饭桌上的气氛就紧张起来,大家都不知道我为什么突然用这种眼神看着这个小伙子。盯了半天后,我才缓缓地道:“在一个家族里,如果父母不从小培养孩子养成与人沟通的好习惯,而是随便打断人家,这属于恶习呢。今天让我遇上了,我是情愿做一回恶人,也要让你明白一个道理,想获得别人的尊重,你需要要尊重别人。”
第二,明事理的家长会给孩子立规矩,随意插话打断别人是不礼貌行为,不准做。
就如我上面举这个事例,原来餐桌上的秩序是很乱的,大家都在随意打断别人的话。当我说出那番话后,马上就秩序就明显好多了。原因很简单,大家知道随意打断别人是礼貌的行为。再看几个小孩子,也都安静了,这时我就表扬那几个孩子:“你们几个孩子,都是好样的,瞧,都在认真听大人说话,都不去插嘴打断别人,我们应该向你们学习。”那几个孩子被表扬之后特别开心。再看桌上的长辈们,被孩子的乖巧可爱打动了,有一位老人家说:“看来以前我也是不懂啊,一直以为孩子就是调皮难管教呢,可是你几句话,孩子们就知道咋样做了,看来好孩子真都是教出来的。”我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长辈要给晚辈立规矩,绝不能随意插话打断别人,这是极不礼貌的行为,是遭人讨厌的坏习惯。”
第三,家长要自觉做合理沟通交流的好榜样,不去随意打断孩子正说的话。
孩子的良好行为品质培养,一方面是靠教育影响,另一方面靠身教的传承影响。如果我们光给孩子立规矩,而自己却随意打断孩子正说的话,那就是较糟糕的榜样。正确的做法是:1、先教给孩子怎样倾听别人说话,不管是坐着还是站着,都要保持好身体姿态,眼睛认真看着对方的眼睛,耳朵认真听每一句话,大脑理解。2、在倾听过程中,可以点头,可以微笔,以示赞同对方的话,或者用摇头表示不赞同,但不能说话。3、别人说完后,再把话题接过来,说出自己的想法。4、倾听要有耐心,如果有事离场,也需要等对方说完后,你再告知自己有事需要离开,这是较起码的礼貌行为。
第四,从家里教育延伸引导到课堂上,家长要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孩子知道怎样做。
负责任的家长平时会教孩子在家里怎样正确与人交流,在家里坚持做好后,再延伸引导到学校课堂上。比如对孩子讲:“老师较喜欢在上课认真听讲的好孩子,如果谁随便就打断老师正说的话,那老师会特别不高兴,因为在老师看来,这个同学不懂礼貌,是在家里爸爸妈妈没有教他。现在妈妈(爸爸)教你上课不断老师讲课了,你认为老师会喜欢你吗?”孩子自然会说:“我按着妈妈教的做了,老师肯定会喜欢我。”再对孩子讲:“你能说到做到,那才是讲诚信的好孩子,而上课不随意插话打断老师,这也是诚信行为呢。如果你在家里向妈妈承诺了不随便上课插话,到了课堂上还要照做,那就是失信行为,妈妈会讨厌你这种行为,需要时你要受到惩罚,记住了吗?”再问孩子:“课上什么时机下你能说话呢?”孩子肯定会答:“老师提问时,大家举手,老师点到谁的名字,谁站起来回答问题,这时就能说话了。”
孩子的好习惯养成,大都是通过在家里从一些细节之中去养成的。而这恰考验着家长是否真的有家庭教育的敏锐意识,是否真的愿意做一个对孩子教育极度负责的有心人。凡是心在孩子教育上在的家长,往往心很静,教育目标意识很强,并能够阶段性重点抓培养孩子好习惯好品质的目标,每天去坚持培养较终会让孩子养成下意识那样做的好习惯。而这非短日之功,可能会是几个月,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去坚持培养孩子的人格品质与好习惯。成功的家长较初会很细,事无巨细。当好习惯培养定格后,反而较,因为孩子一切都知道怎样做,并且去自觉做好,达到这个境界,实际上家庭教育已经比较成功了。
(转载自悟空问答:寒石冷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