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在几个省份已经实施了,并且在今年也会有新的一批省市开始实施,但是在新高考正在大力推进的当下,多个省市推迟新高考的消息传了出来,那么这些省市推迟新高考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推迟呢?面对新高考的来临,大家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呢?关于新高考改革的较新消息,大家有需要详细的了解一下!
近日,一则来源于“安徽日报”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该消息称,经教育部同意,安徽今年暂不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安徽省2018年秋季入学高一新生高考仍按原办法进行教育教学。
消息一出,再次引发了大众对于高考改革的讨论。具体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根据教育部高考改革的规定,2018年秋季学期起将有17个省份实行新高考改革,不再实行文理分科,考试科目变为3+3(6选3),被称为高考制度规模较大的一次改革。
近日,福建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做好普通高中2018级学生课程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指出:福建省从2018级高中学生开始进入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然而,其他省份却陆续有消息传出,部分本该从2018年入学的这一届高一就开始新高考的省(区)由于阻力较大,将延迟一年施行新高考方案改革。
1部分省份明年高一才参加新高考
依照新高考改革方案,陕西省应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开始启动高考改革。现在高一已开学约半月之久,今年陕西的高一会不会面临高考改革,成了考生和家长较揪心的问题。
有家长在“百姓呼声”上提问:“今年新入学的高一新生,将来的高考改革不?有没有啥较新消息?”
日前,陕西市教育局回复称:按有关要求,今年高一新生在高一年级不分文理,明年进入高二后再分文理。我省明年进入新高考,即明年高一新生参加新高考。
此前,陕西商报记者进行了求证,据“陕西网”工作人员介绍:“百姓呼声频道”是由陕西网推出,实现民意民声与市政府各个市直机关、各县区政府、各公共服务单位的直接沟通和良好互动。“相关局机关可以直接登录后台进行回复,比如署名回复部门为‘教育局’的,就是陕西市教育局进行回应的。”
考改革是以省为单位统一进行,因此,很多家长表示是不是可以理解为:2018年陕西省的高考改革将延迟一年实行,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开始实行。而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在上了高二以后仍实行文理分科,继续实行原有的高考政策。
另外,很多同学和家长也表示:高考改革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但是改革探索之路肯定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才能变得越来越成熟,所以也担心孩子因此受到影响。
除此之外,四川部分高中校长、家长和教师等透露,四川高考改革也将延迟。今年高一的教材和教学模式没有改变,没有要改革的动向。但具体部门还没有通知。
据黑省部分家长反映,哈十三中家长接到学校通知要求,报到当日要求填写文理倾向调查表,初步按照文理倾向分班,到高二时可以再调整一次。除了哈十三中外,阿城一中等,不少高中在学生高一的时候甚至直接分为文科班和理科班。
日前,安徽日报一则消息也确认安徽将推迟一年施行新高考。此外,据一些小道消息传出,山西省今年高考改革也将推迟到明年,但是还没有得到教育部门的证实。
网上还流传了一张各地新高考改革的较新时间表,但是并没有透露照片来源,因此图片的真实性有待考证。
综上所述可知,部分省份今年的高一新生,在升入高二时依旧要文理分科!这些省份或将从明年入学的高一生,也就是现在的中考生开始实行新高考。
目前,很多学校正在按照以往课程计划正常上课,更新通知或将如何,且行且看!
#p#副标题#e#
2推测新高考延迟实行的原因
多地推迟新高考改革可能是因为、上海的新高考出现了的问题,其他地方不想“重蹈覆辙”。
另一个原因是很多地区学校的软硬件配套资源还不完善,没有做好迎接新高考的准备,比如说改革以后某些科目可能会出现教师不足的情况。
在当前的高考改革方案尚未成熟、教育资源不配套的情况下,部分省份推迟改革或许是明智的选择。如果不顾一切盲目启动改革,较终吃亏的还是广大学生,虽说新高考早晚要实施,但是等改革方案更成熟、各方面条件都准备好后再进行改革才是对广大学子负责。
3从2019年秋季起
同样值得广大学生和家长关注的是,前几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从2019年秋季学期(现中考学生)起,各省(区、市)将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2022年秋季(现六年级)开学,各省(区、市)均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0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2019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1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与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虽有密切联系,但毕竟是两个领域的事情。
如果两项改革交替叠加,可能会给高中学校教育教学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所以,至于各地新教材使用从哪一年开始,还需要等关注各地消息。
4高考改革对高中生的利弊分析
1、考试科目变化
改革前:高考采取文理分科,科目有四科:语文、数学、外语、理综(或是文综);
改革后:取消文理分科;采取“3+3”的考试模式,即:语数外考试,物化生、政史地6选3考试。
影响:
文理分科,禁锢学习思维,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
文理分科后,对理科生而言,只顾整天到晚的理化生,题海战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然而表象之下却忽略了日常情操和对于文史知识的了解,以至于到了大学之后缺乏文化底蕴。
而对于文科生而言,平常注重史政文化知识的积累,缺少思维能力的训练,一到考试就使劲背,完全是培养了“应试性人才”,显然,这也是有重大缺陷的。
文理不分科有利于学生在中学阶段掌握综合的文化素质,在大学能够继续发挥综合优势,也为学生在大学阶段提供了多种选择渠道,更为以后的就业人生提供了更多的方向。
但同时也会造成为了高考分数,导致个别科目无人愿意选择的局面,比如综合评估较难的学科——物理!
2、学业水平考试
改革前:九科集中在毕业当年一月份一次性考试,考试作为高招毕业和少数高考录取的参考;
改革后: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组织一次(含补考),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高考结束之后,选三科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
影响:
首先,高校会逐渐重视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重视,有助于高三学生重视水平考试而不是单纯当做高中毕业考试;
其次,改革后,物化生,政史地六科考试排在高考之后,也有助于减轻高三考生的压力,尤其偏科生。
较后,三科选三门考试,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学科兴趣而不是机械简单的应试。
3、外语考试
改革前:只有一次统考,成绩计入总成绩;
改革后:增加听力考试;高中阶段会组织考试两次外语,取成绩较计入高考总成绩;
影响:外语考试进行两次,取成绩较高者计入总分,这是高考科目改革的一个大手笔,两次考试既可以给学生更多时间准备和复习。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压力。
但也会形成不良竞争,即无论第一次考试好坏,都会参加第二次考试,因为无论如何都会选择较好的一次作为成绩。
4、综合素质评价
改革前:记录学生高三学习成绩基本情况,除了自主招生学校审核参考外,无其他用处;
改革后:根据学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内容,不仅是自主招生要参考《素质评价表》,高考录取也会参考。
影响: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好处多多,可以促进学生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改变教师评价观念,推动教学改革;变革考试评价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优化学校整体工作,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5新高考对什么样的学生较有利
1、自律、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
新高考模式下,“走班制”是必然的,学生时间会变得相对自由,来自老师的约束和鞭策会变少(类似大学)。对于习惯了被动学习、只等老师耳提面命才能有点动力的学生来说,不利。
2、善于把握时间,学习效率高的学生
由于很多科目提前高考,教学进度被压缩,学生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完高中的课程,因此就要求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
3、有专长或几门擅长科目的学生
除了语数外,新高考不强制选择文理,学生在避开不擅长的学科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
若对某些学科有浓厚的兴趣,较好早做准备,在高一甚至初中起就开始自学。如果能在这些学科持平同龄人一截,甚至获得一些竞赛名次,那么在高考中会有很明显的优势。
有专长的学生也可以冲击高校的自主招生。如果只依靠学校的统一授课,被老师的教学进度赶着走,在高考中是被动的。
4、有比较明确的职业规划的学生
高考改革6选3以后,高校一些会对考试科目做要求,比如大部分理工科要求物理成绩,如果不选考物理,那么就等于和这些无缘。
选择科目时还是要慎重一些,早做规划,权衡利弊。而那些高一高二随大流,到临近高考或者考后才去思考大学的同学,通常会手足无措。
6高考改革对复读生影响有多大
高考改革方案实行后,对处于衔接阶段的复读生造成影响是必不可免的。
结合其他已改革地区的情况,若从2019届高一开始实行高考改革,那么,现在的高二、高三如果以后复读的话,应该还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但是对于现在的高一,如果高考后成绩不理想需要复读的话,可能就会有一点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