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时候,有些考生考上了三本或者是专科便感觉人生都阴暗了。经常会有人问,考上了专科或者三本,我该怎么办?还值不值得去上等等类似的问题。我想说的是,为什么不值得,为什么这样就放弃了自己呢?值不值得不是别人可以为你解答的,只是你自己想要给自己怎样的目标,怎样的人生规划而已。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学习的意义不是一个分数线的界定就可以决定的。
一本丶二本、三本只是人们以分数值设定的坎,优中选优从分数中分化而来的批次,并不能以此看出每个学生的真正天份与能力。能力是通过后天的学习与在学习中所做的努力而展现的差距。如果你真的很努力,读三本也不会埋没你的才华,必竟知识是靠自己去吸取。这取决你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认知。知识的积累不仅仅在书本上,而是在生活中。
#p#副标题#e#
读三本学校在知识的含量上与二本、一本没有多少差异。差异无非是在毕业后,社会对读一本二本的人有优先的择取,人为的设定。而这点对三本的学生有点不公平,虽说无奈,也无法去改变。但有一点,人为设定的坎挡不住对生活充满朝气的人,对知识的吸取更多是在生活里。有些学生虽是读一本、甚至是读研,来到社会后也不见得比你行。是金子就是金子,在哪里都不会埋没你。有志向的人才是人生的根基。
读大学的价值也许在,能认识未来几十年较重要的朋友,能分辨哪些人自己一辈子都不会交往,能集中解决很多困惑,从而形成自己的原则,开始学会拒绝。读大学的价值也在于你明白世界上有很多的人,你开始有靠近的动力。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发财,而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这是我较喜欢的作家刘同说的。
大学本身就是一个筛选的过程。三本也并不比别人差,都应该有自己的目标,比如大一的时候就确定考研的目标,那么大学四年就为了这一个目标而努力,就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就要忍受孤独。我也是三本毕业,我身边有很多考研成功,进入更好学校的同学,也有拿到律师从业资格证的,这可是含金量很高,第一难考的证,也有考上公务员、银行的。就算是三本,也要为自己而活,不能太过于在乎被人的眼光。现在找工作讲究的是实力,没有实力 的人,学历再高,没有能力,也终究成不了什么大事。
大学就是个熔炉,你若随波逐流,便迷失自我,你若逆流而上,便心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