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放假,还早就被辅导班淹没了,对于孩子报辅导班,很少有家长是根据孩子的兴趣来的。往往都是凭着家长的意愿来给孩子报辅导班,这就造成了很多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们也变得没辙,孩子就是不愿意上辅导班,难道自己的选择是错的。不上辅导班孩子又跟不上,这真是让家长们纠结坏了。那待敌该不该给孩子们报辅导班呢?来听听这几个故事吧!
哭笑不得,这些孩子跟辅导班的“战斗”
每个小班课,都有孩子因为不愿上补习班而“搞事情”的情况都会出现。补习班不停,孩子的抵抗就不止。
9岁男孩不愿上辅导班挨打 到派出所告母亲家暴
今年1月2日下午,重庆市沙坪坝覃家岗派出所里来了一个背着书包的小男孩。说自己叫童童,今年9岁。妈妈给他报了个补习班,可他根本不愿意去。元旦假期,下午又有补习班的课。童童不想去,妈妈动手打了他。童童觉得很委屈,下午背着书包出门,不是去参加补习班,而是一路问到了覃家岗派出所。
#p#副标题#e#
童童告诉民警,妈妈只是生气地打了他几下,下手并不重,但他坚持认为,“这是家暴!”
民警很快联系上了童童的父母。
“我们送他上辅导班班,也是想让他的学习成绩跟上去。我一个月只能挣四五千元,还要拿出1000元交补课费,我们当家长的容易吗?”在派出所的调解室里,妈妈当着童童的面说出了心里话。
童童的妈妈告诉民警,儿子在班上的成绩算是中等水平,孩子的成绩上不去,他们也很着急。于是,在没有征得儿子同意的情况下,就给孩子报了补习班。
民警告诉他们,不应该强迫孩子参加“辅导班”或“兴趣班”,而是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学习成绩上不去,不就是孩子自身的问题,家长也应该反思。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劝说,童童的父母答应不再强迫儿子参加补习班,回家后会和他好好沟通。
民警也对童童进行了“教育”,“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较后,童童原谅了父母。
二年级男孩为逃避培训班喝醉酒 借此请假
“一个人东倒西歪的,手里还拎着瓶酒。”在市镇,一名上2年级的小男孩,竟然在家里喝起了白酒。孩子的母亲这个暑假为孩子报了四个培训班,孩子喝酒的原因只是因为不想上培训班,想喝醉了“请假”。
孩子的父亲谢先生称,为了孩子喝酒的事,孩子的父母还吵了一架,孩子的母亲怪丈夫不把酒放好。
对于孩子在家中喝酒的事情,孩子的母亲魏女士说,自己也有些自责,孩子之所以喝酒,就是因为她假期为孩子报了太多的培训班。
“报了4个,一个三年级预习班,一个游泳班,一个跆拳道班,还一个古筝班。”魏女士说,她希望孩子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才报了这么多培训班。
早上上完游泳班,紧接着上预习班,预习班上完,下午还要上跆拳道和古筝。魏女士说,孩子的父亲曾因为喝醉酒请假不去上班,孩子不想上培训班,就喝酒向她请假,才闹成这样。
在魏女士租住的家中,记者发现,喝了酒的小男孩仍在床上醉意朦胧、呼呼大睡着。对于喝了多少,魏女士说可能喝了四五口高度白酒。
至于为什么魏女士要给孩子报这么多辅导班,魏女士说,暑假听说孩子的同学有不少都在学三年级的课,她不想孩子与其他同学不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给孩子报了班。
给孩子报补课班的时候,这些问题您问过自己吗?
#p#副标题#e#
我为什么要让孩子上辅导班?
孩子成绩差、培养兴趣特长、假期没人看管、让孩子通过补习班多接触同龄人、别人都在学不学不放心……这些都可能成为家长为孩子选择补习班的理由。问题是,我们能够分清哪些是正常诉求,哪些是畸形原因吗?
这些兴趣班,真的适合孩子么?
俗话说,适合的才是较好的。
有的孩子不喜欢数学,家长却偏要让孩子学思维数学。思维数学在小学加分不假,但让孩子失去学数学的信心,连基本的数学课都没了兴趣就变成了本末倒置。
有的孩子从小活泼调皮、喜欢户外运动,学起体育运动项目来随意。但要是让他安静坐下来练习书法,可能对孩子就是一种摧残。
没有兴趣的教育永远是失败的教育。孩子硬着头皮去学习,这种毅力坚持到十几岁就只剩下叛逆。
花费这么多时间在辅导班上,孩子真的知道如何学习吗?
一个暑假,好几个辅导班。孩子们的整天连轴转。
但是孩子们真的能掌握好的学习方法、真的能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吗?在小编看来,辅导班是孩子学习上的一种依赖。不少孩子参加辅导班之后,学习成绩的确得到提升。但是,孩子只知道这道题如何解,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解,一种自我总结学习方法、自我研究的意识便逐渐被剥夺掉了。
有说:好成绩很大程度都来源于好方法。而这里的方法没有统一的定论,需要在逐渐的自我学习中不断提炼、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无疑,这才是茫茫学习路上真正的捷径。
这些辅导班有没有砍掉也无妨的?
人集中精力学习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劳逸结合才能增加学习效果。把时间表排得满满的,学得多而杂,可能换来的是样样学不精又整天无精打采的孩子。
我给孩子报这些辅导班的时候,攀比心理作祟了吗?
同事家的孩子靠着思维数学获的奖在小学时加了不少分,家长心想,大家都学思维数学加了分,如果我家孩子不学,那不等于扣分了吗?隔壁家的孩子钢琴过了十级,家长心想,我家孩子也该学一门乐器,以后出去总得有一项拿得出手的特长。亲戚家的孩子从小学习就好,我从小就比那个亲戚学习好,我家孩子更不能输给她家孩子。
您有过这样的想法吗?
如果在攀比心理作祟下给孩子报很多兴趣班,只会苦了孩子,兴趣班还是要从孩子的兴趣和承受力出发。在学习过程中,让孩子获得人格发展,增强学习能力和交往能力。
这样的补习费用,我们能够承受吗?
这个“承受”的标准有两层:一是,经济上支付得起;二是,精神上承受得起。经济上支付得起很好理解,就是拿得出这些钱,不论是富富有余还是省吃俭用。
而精神上承受得起则更重要,不因这笔费用而让心态失衡,产生“我花了这么多钱,你不好好学,不学出效果,简直对不起我!”之类的心态,进而在正常督促孩子学习的基础上,设定过分的学习目标,出现过于严苛的要求和指责,结果让孩子背负过重的压力,影响学习效果甚至产生心理逆反。
在替孩子做选择前,这些问题您问过孩子吗?
孩子,对于暑假,你有自己的规划吗?
现在有不少孩子,都是按照父母给规划好的路来生活。父母们恨不得把的经验都告诉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可以少走弯路。但是殊不知,也许正是由于家长的事事操心,才让孩子逐渐失去了自我规划的能力。
#p#副标题#e#
也许我们可以试着让孩子自己规划时间,做好时间表,告诉孩子每天按照自己设计的路线进行。什么时间段上辅导班,什么时间段写作业,什么时间段玩或阅读。我们就按照时间段做。这样孩子更有积极性了,自我规划的能力也可以得到锻炼。
你有没有特别感兴趣,愿意去学的?
如果要说一样增加“学有所成”的钥匙,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兴趣”。“你有没有特别感兴趣,愿意去学的?”这一问,特别适合对兴趣特长班的选择。如果你的孩子特别喜欢绘画,而我们偏要把他按到钢琴旁边,倒是应该感激孩子的承受力,也没有资格去过度指责孩子“心不在焉”了。
真怕你被别人落下,但问题是这些补习班有没有你特别反感的?
“别人都在学”的形势,其实孩子很清楚。极愿意学和一科也不愿意学的,都是一个“菱形结构”的两端,是少数。大多数孩子都是在挣扎和忍耐中徘徊的,就像大人也会时不时在“好好工作”和“我想辞职”的心理状态下游荡。
道理人人都懂,小情绪却很难控制。让我学写作,倒是不讨厌;让我学英语,可以接受;让我学思维数学,也能忍;可是为什么我有可能出去玩一下的周末还要去学讨厌的围棋和口才?!——有些孩子就是从某一点开始全线崩溃的。做做减法吧,把“较后一根稻草”从孩子的书包里拿出来。
如果你接受了,愿意坚持下来吗?
好多家长都说,掏补课费的时候,只觉得挣钱如水滴入池,花钱却如开闸泄洪。如果孩子半途而废,心疼的不光是钱,更是大人孩子的精力和时间,甚至包括为取舍而付出的机会成本。
其实当孩子说想学什么的时候,或许他根本不了解这个事物究竟是干什么的。所以当孩子说喜欢什么兴趣班的时候,家长不用直接欣喜的拉着孩子报名,而是让孩子多了解,给孩子一个思考的时间。
“如果你接受了,或者你主动选择了,希望你能坚持下来,好吗?”郑重地问一问,谈一谈,有的时候孩子缺乏的并不是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而是对自己选择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