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名未成年女孩因校园宝林获刑,网友拍手称快,快在何处呢?是对受害者的怜悯还是对法律完善的呼声,是对校园欺凌的憎恶还是一报还一报的爽快?其实,他们都是受害者,但是确是不被怜悯的受害者
因霸凌同学,北京五名未成年女孩获刑,网友表示称快,我却快不起来。为什么花季女孩能做出这种残暴行为,她们尚未成年,尚未踏入社会,是什么原因导致她们做出了与她们年龄,身份不相称的事情?这真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的事情啊!
“人之初,性本善”,一个孩子,他的天性是善良的。当他开始有意识,有思维时,他较初会从父母那里以及周围人那里接受影响,大人的一举动都是他模仿的对象。上学之后,他会从学校接受教育,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老师会告他。教书育人,不是光学语文,数学。当然,随着这一时段逐渐长大,他也会接受周围,社会的一些影响。特别是当今资讯这么发达,网络,电影,电视,书本都是影响他成长的因素。那么,是哪里出了问题?是谁该承担这个使“孩子变坏”的责任呢?
客观的讲,一方也不会坦承这个责任,人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它太沉重了。还是一个孩子,人生的路还没真正开始,就蒙上了阴影,今后怎么办?大家在为受害的同学取得公平和正义而欣慰的同时,有没有为这些施害的同学的未来担扰呢?法律是无情的,因为无情,它正显示了它人性的一面,就是保护无辜,保护每个人的正当权利。因此,我们在欢迎公正判决的同时,决不应忽视在孩子教育成长的过程中是什么导致这些孩子出了问题,应该真正反思我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什么失误,亡羊补牢,这才是较重要的。
各位家长也是一样的,对被人孩子负责,就是对自己孩子负责,用理性的教育代替无尽的溺爱是较正确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