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陕西省人民政府2020年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自查自评报告》,其中透露:陕西开展“公参民”学校专项治理,力争到2022年底基本消除“公参民”办学模式,2023年底彻底整改到位。很多家长担心西安一直以来的“五大名校”系学校会受到此政策的影响,尤其是近两年孩子面临升学的家长。下面,就请大家来看一下处于改革动荡时期的升学家长们究竟该如何准备吧!
9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陕西省人民政府2020年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自查自评报告》,表示力争到2022年底基本消除“公参民”办学模式,2023年底彻底整改到位。
按照政策通知,“公参民”学校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公办学校单独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
2、公办学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合作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
3、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
很多家长担心西安一直以来的“五大名校”系学校会受到此政策的影响,尤其是近两年孩子面临升学的家长,不知何去何从,但是目前来看,大部分家长还是保持清醒,坚持踏实学习稳扎稳打的想法。
(部分社群家长聊天截图)
通过华商报记者早前对相关人士的一些采访,升学家长们或许可以得到一些方向:
有的家长认为:家长之所以花钱让孩子进民办学校,就是看中民办学校的管理机制和教学质量。担心“公参民”学校改公办后,学校没了自主权和管理权,势必会带来“大锅饭”的问题。而且“公参民”学校有很多学位房,如果转为公办,招生模式也要发生改变,家长花大价钱买的学位房是否还能兑现,也让人感到担忧。
还有家长则认为,西安的很多名校实际上都是“公参民”学校,多年来以掐尖的方式进行招生,这些名校的学区房、学位房也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如果能转为公办,就意味着让更多孩子公平地得到入学机会,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年民办学校过热带来的择校热问题,从而给家长和孩子减负。
公办学校老师:“我们觉得这是公办学校发展的机会,公办学校更有希望了,老师有压力也更有动力。”政府给公办学校的投入越来越大,给老师的培训机会也越来越多,使公办和民办教育更加均衡,使公办学校的老师有更多的自豪感。
公参民性质的学校老师:希望借此机会转成公办学校,包括自己在内的跟随学校多年的老师能得到政府的妥善安置,“如果能转成公办学校教师,我们就更有归属感了,更有干劲了。”
民办学校老师:“如果学校转成公办的,估计会有一批老师被辞退,也会有一批老师人事关系会转成正式的。老师的处境越来越艰难,将来报考师范院校的大学生人数或许会减少。”
目前西安教育不均衡的现状与一些超级民办学校有关,要想使西安的优质教育更加公平和均衡,让更多的百姓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就必须要打破现有的格局,而《通知》的下发不啻为一剂猛药。
众所周知,“民强公弱”是西安教育问题一大痛点。而民办学校掐尖式招生,在全市甚至全省招生,吸引优秀师资,造成“公愈弱,民愈强”的恶性循环。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实际上,目前西安不少公参民学校不具备转为民办学校的条件,仅仅是在校园校舍的独立上,很多学校就不具备。因此,这类学校只能转为公办学校。
据悉,西安市一些区县教育局已经召开了相关会议听取了民办学校的意见。有不少民办学校校长表示愿意全部转成公办,也有一些校长表示不愿意转成公办。西安一位中学校长(同时也是旗下公参民学校的负责人)透露,“可能是担心失去办学优势吧”。他指出,西安公参民办学情况比较复杂,既有大学参与的办学,也有政府参与的办学,最好能实施“一校一策”。
关于处于舆论顶峰的大学附中及各开发区顶尖民办中小学,是否属于“公参民”目前还不明确,但是各区各校也在积极应对。大趋势不可逆,如何在利好的政策条件下,实现优质学校的资源分享,管理提升,达到学校、教师、家长、社会共同的认可和期待,需要后续的政策支持。
建议现阶段家长们不要过于焦虑,做好前期相关政策了解,同时帮助孩子做好学习计划,夯实基础,按照当下的情况朝着目标稳步推进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