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要复习的内容又多又杂,不少同学都为找重点、抓考点发愁。其实,化学考点虽多,但也有规律可循,掌握关键考点,复习就能事半功倍。高三化学中金属活动性就是一个考核点,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分享分享金属活动性的相关知识点,大家记得收藏!
一、金属活动性
金属活动性——金属原子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能力强弱的性质
这里有就有一个大家经常记忆错乱的问题,“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示为不一致,如Cu和Zn:金属性是:Cu>Zn,而金属活动性是:Zn>Cu。
1.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2.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3.依据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依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但是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属在与盐溶液反应时,通常是先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强碱和氢气,然后强碱再可能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5.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6.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
7.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
8.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9.气态金属原子在失去电子变成稳定结构时所消耗的能量越少,其金属性越强。
二、咸阳伊顿高三化学小班课怎么样?
咸阳伊顿的小班课每个班级大概在15人左右,他们实行分层式教学。这种分层式教学能够刚好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关注和辅导,同时又能保持良好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竞争意识。实验班、重点班和平行班的设置使得教学更具针对性,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和学习指导,同时他们的高三小班课的师资力量也是非常不错的,他们的辅导老师大多来自于名校或者有多年教学经验,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学术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