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事件频发,使得很多的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但是却不能接受儿童性教育,只能变得的无助,那么在面对性侵的时候,学生应该如何应对呢?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呢?
王颖,两个孩子的母亲,根基认证“如何与孩子谈性”讲师,注册正面管教讲师。曾任世界五公司高级法律顾问、美国纽约州注册律师,因在育儿路上的烦恼,苦读各类育儿书籍和心理学著作,较终在品格教育中找到正确而完整的方向,并成为一名家庭教育讲员。
“请问性是什么?”在与家长们分享“如何跟孩子谈性”的话题时,王颖总是先抛出这个问题。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家长都选择了沉默,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仍然觉得性是一件隐晦的事情。
而在“如何与孩子谈性”的课堂上,王颖和其他讲师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扭转家长们的观念,帮助他们看到“性是美好的,是对婚姻的祝福。”
还有一些对性教育有所觉悟的家长,却困惑于该不该和孩子谈论性话题、怎样和孩子传递关于性的信息,他们害怕自己把握不了谈性的尺度。
在王颖看来,这些都和上一代的性教育匮乏有直接的关系。“我们这一代家长都没有接受过正确而系统化的性教育。”
王颖是两个男孩的母亲,结合这些年育儿的经历、不断的学习、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她越来越发现:性教育是家庭教育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性几乎贯穿于人一生的发展。
而今,随着父母们对性教育的深入认识和网络对性侵事件持续曝光的助推,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要给孩子提供性教育,也希望能够学习到防止孩子遭受性侵害的方法。
#p#副标题#e#
家长对性教育的误读
这些年,在接触家长的过程中,王颖发现,家长们对性教育有一些共同的误区:
比如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大一点才需要性教育,但事实上,性教育从0岁就应该开始,比如让孩子认知和接纳自己的性别,以符合孩子性别的方式去养育孩子,这就是性教育的一部分。而更现实和强力的一个佐证是,社会上的性侵者并不会理会孩子的年龄,年龄的孩子都可能受到性侵害。
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性教育应该由学校来承担责任,但事实上家庭才是性教育的主阵地。“性教育的第一负责人是父亲,而母亲应该成为父亲得力的助手。”王颖说,“因为性教育内容本身的私密性,在家庭这样温暖而安全的环境中,孩子能够接受得比较自然。”
很多家长担忧如今发达的互联网系统会让孩子接触到很多色情信息,但王颖始终坚信一个道理:正面的信息比负面的信息更有力量,“家长若能及时正确地给孩子提供性教育,从正面让孩子了解得越多,则孩子受到负面信息侵蚀的可能性越小。”
据王颖介绍,如果要系统地进行性教育的学习,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谈,其一,性别角色教育;其二,性生理健康教育;其三,性心理健康教育;其四,性品格的教育;其五,防止性侵害。
性别角色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是让孩子悦纳自己的性别,男孩为自己是男孩而高兴,女孩为自己是女孩而开心,这对于孩子的一生的性别认知和幸福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性生理健康教育就是要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器官,了解到性器官是身体重要的一部分,是圣洁的,男孩会成为丈夫,女孩会成为妻子,通过性器官有可能会产生新的生命。同时要教导孩子保持性器官的清洁,要保护自己的性器官不被别人触摸。
“在现实中,有些老人看到男孩抚摸自己的阴茎,会说‘不要摸,脏’。一旦孩子对性器官产生‘脏’的概念,会不利于他们的性生理健康。”王颖指出。
性心理的教育则是引导孩子如何看待性这件事。家长需要让孩子知道性是美好的,是婚姻中的重要部分。
性品格的教育则要让孩子在接受性教育的过程中懂得爱自己、爱他人,有节制和耐心,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人和自己有一个正确的看法,使他们懂得如何构建健康的爱的关系,并在未来的婚姻中实践。
#p#副标题#e#
要根据孩子认知水平来谈性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王颖特别强调,“有问才答”是家庭性教育中所要奉行的第一个原则。“家长不是把孩子叫到跟前说对你进行一下性教育,而是要等孩子先张口提问。”
第二个原则,是“有问必答”。虽然家长不必主动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但却需要做好充足的预备,等孩子向他提问的时候,能够给出一个符合真理的答案,而不能以“你长大之后就懂了”类似的理由搪塞过去。
而对于孩子的提问,家长需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层次做出不同的回答,要让每一次的回答都符合孩子当下的认知能力。
王颖以如何回答“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举例,当3岁左右的孩子提问时,母亲只需要回答“你是我生的”就可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只想要确认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这个回答就足以让他们感到很满足。”而当7、8岁左右的孩子继续追问,父母可以回答:你原来是一个受精卵,变成胚胎,慢慢发育足月之后,妈妈就把你生下来了。
而当青春前期孩子提问的时候,父母则需要向他们解释性交的过程,同时要强调父母因相爱而结婚、因结婚而有性爱的前提。“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相爱,所以结婚了,为了表达对对方的爱意而做爱,爸爸的精子进入妈妈身体里面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给出的答案应该越来越具体和丰富。”王颖说。
王颖还特别指出,当孩子即将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则需要同性的父母对孩子进行系统的、具有前瞻性的性教育,向孩子介绍他的身体在青春期到来时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在心理上可能经历的一些发展,这样既可以免除不需要的尴尬,同时也能让他们对突如其来的身体变化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帮助孩子预备好迎接青春的花季。
#p#副标题#e#
教会孩子勇敢地和性侵说“不”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增加,社会上出现的性侵害的事件越来越多。而从严格意义上说,性侵害的范围广。“只要是对孩子的性心理造成了伤害都是性侵害。”王颖说,性侵害既包括身体接触型(如强奸、猥亵),也包括非身体接触型(如不良的眼神、包含性暗示的言语等等)。
身处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中,每个孩子都面临着比过去严重得多的性侵害危险。王颖建议每个家长都要坚守原则,教导孩子坚决地对性侵害说“不”。
在王颖的课堂上,一位女性学员曾经分享过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位母亲带着五岁的男孩去旅行,路上遇见一个陌生的成年男子一边怪笑一边捏了一下孩子的脸,孩子觉得很不舒服,快哭了,这个母亲一开始只是想平复孩子的情绪,但她停顿了数秒后反应过来,回过头勇敢找到那个男人,让他向自己的孩子道歉,男人便道歉了。当她这样做了之后,男孩的情绪才真正平复下来。
“当我们父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时候,自己也要勇敢地按照我们所教导的原则行动起来。父母应该珍惜在日常生活中细微的性教育机会,当选择来临的时候,给孩子提供真正的支持和保护。”王颖告诉记者。
她发现,在现实中,不少家长经历过自己的孩子被他人尤其是熟人触摸后感到不适的情况,出于安慰孩子的心理,家长们往往告诉孩子“这个叔叔是喜欢你才这样做。”事实上,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也会给孩子带来困惑。“孩子希望自己被别人喜欢,这会降低他们对性侵害的防范意识。”
王颖对如今社会上的各类性侵害报道感到痛心,她希望家长都能让孩子懂得几个原则,以降低被性侵的可能性:而较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身体的界限和行为的界限。如果不是为了照顾孩子,父母也不应该触摸孩子的隐私部位,这样可以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保持一种敏感性,无论是面对人,孩子都能够懂得这一界限。
另外,她也建议父母通过一些媒体的报道让孩子对人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人都有可能做坏事,包括熟悉的人,并非熟人都是爱他们的,从而从他们内心构建起一种防范意识。父母需要身体力行地给孩子立一些规则:比如陌生人给的东西坚决不能要,小裤衩和小背心遮盖的地方不能让别人触碰。
#p#副标题#e#
及时发现孩子被侵害的可能
在被媒体曝光的一些案件中,一些孩子被反复地性侵害,他们出于一种羞耻心理,甚至觉得是自己做错了事情,从而不敢告诉父母。针对这种情况,王颖认为,每个父母都应该保持一种警觉,并且无条件地接纳孩子,“要让孩子拥有一种信心,无论发生什么情况爸爸妈妈都是爱我的,我也没什么可以向他们隐瞒。”如此一来,孩子便容易将自己的不适与父母分享。
而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和孩子保持高频率的亲子互动,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这样如果孩子遭受过性侵父母便容易觉察到他的情绪变化和表达的变化,及时采取需要的措施。
半年前,台湾女作家林奕含因为遭受长期的性侵害选择了自杀,令人心痛。事实上,林奕含在一开始遭受补习老师的性侵后曾经向母亲提过一个问题“我们家好像什么都有,唯独没有性教育。”但当时母亲只是轻描淡写地答复“性教育是给有性需求的人的,你目前还不需要”。
“所以当孩子问类似的问题的时候,家长要警觉。”王颖强调。
与此同时,王颖也希望,如果遇到身边遭受过性侵的其他孩子,家长和孩子都能够对受害的孩子表达出关爱和接纳,懂得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