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贪玩让很多家长比较头疼,一般情况下,孩子贪玩会对学习造成影响,所以,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对于孩子的贪玩行为,第一个就是选择制止。其实,贪玩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听北大教授郑也夫说:孩子贪玩怎么办?对于孩子的贪玩行为,家长们别急着制止!贪玩是孩子兴趣培养的关键!是孩子寻找自己喜爱事物的方法。所以,对于孩子的贪玩行为,家长们别急着制止。
“一个孩子不贪玩儿,比不爱读书更可怕。”这话有什么理由?老师家长们,你同意吗?
来听听说这句话的北大教授郑也夫是怎么解释的。
郑也夫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社会学
#p#副标题#e#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不尊重孩子生长规律的教育,早就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我们家长较喜欢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可是多大岁数算是起跑线呢?十岁?已经晚了。小学六、七岁?也晚了。所以有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要识字,就要学英语,就要上补习班。
某些让幼儿园不准教识字、不准教算数。为什么不准呢?是因为孩子的心智在这个阶段还没有发育起来,不要给孩子压这么大的负担,而是要让他玩耍、让他自立。
在不该的年龄认字、在不该算数的年龄算数,美其名曰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较后的结果,也许会输在起跑线上。
及格
念过书的、教过书的、当过家长的,没有人不懂得这两个字,但我们现在已经忘记了“及格”的原初意义。其实及格是一个大的达标,较重要的指标就是及格。我们走到了这样一个误区,把及格污名化了。
其实在有些学习项目上,及格了家长就可以释然、可以放心,不需要太高,因为教育是一个长线的事情。
我们为什么要去要求一个一年级的孩子把一个学期学习的生字98%、99%都要记住呢?以后学新带旧,慢慢总会认识的,学习是个长过程,这个实在是个无所谓的事情,及格了就可以。
基础教育阶段,把各学科的基本道理学到手,及格了就挺好的。
大大地过了及格,达到了99、100分那又怎么样?时间久了总会遗忘的,不要苛求也没有需要苛求,大概东西掌握了,至于较后走哪个方向,在以后不断学习相关学科的过程中就会加固知识。
#p#副标题#e#
贪 玩
一个孩子不贪玩儿,比不爱读书更可怕。
贪玩儿说明孩子对一个游戏有热情,如果一个孩子对于一个游戏都没有太大的兴趣,老师让干什么干什么,一点不贪玩儿,对其他事情没有格外的兴趣,其实这真的是一个麻烦——因为日后的发展是要靠人的兴趣来指引我们朝这个方向发展的,完全不贪玩儿的人久了以后就没有兴趣。
我小时候是一个极端贪玩儿的人,虽然那时候空间比现在要大很多很多,但是我还是觉得很受压抑,我觉得日后有出息的人其实小时候都是比较贪玩儿的。
贪玩儿是对某种东西热忱高涨,这是一件好事,如果都循规蹈矩那就完了。
什么叫兴趣?兴趣就是把精力不平摊,把你的精力侧重在某些方面,不需要理性的算计要把精力主要投入在哪,你的兴趣就给你做了较好的指导。一般来说你的长项和你的兴趣是贴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