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的实施,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规划更实用的发展道路,但是在新高考改革实施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多个省份已经明确说明了要推迟新高考改革的实施年限,这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那么关于这样的情况,大家应该怎么看待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情况,具体的分析一下!
一、改革教育体系
目前的教育体系是教育重点培养。这种方式造成如下问题:一是为了考试(总分),学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发展”,既失去了个性发展(不能集中精力),又浪费了教育资源(包括时间)。试想一个文科生去学物理化学有意义吗?因此,因材施教是培养人材的重要理由。
那么如何改革呢?本人以为小学是基础教育,初中是综合教育(也属于基础教育),高中是分类教育,大学是教育。基于此,通过小学打基础,再通过初中的教育(学生在此阶段开始分化),再经过高中阶段文、理科分类教育,即文科学生把精力集中在文科相关的科目学习,理科学生把精为集中在理科相关门科目的学习,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减少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教育质量。
诚然,这样会让学生不能德智体发展。我想问一下,现在大学毕业的文科生,有几个懂数理化的?反之理科生也是如此。试想诸如外语、地理、生物等知识是属于再教育的课程,是孩子们走向社会根据需要再学习的问题,人民有多少出国、有多少知道地质结构、有多少知道世界上多少动植物?除非上了这个的学科。试问一个导弹有精力去写一部小说吗?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能去解一道数学难题吗?
所以,中国的教育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搞平均教育,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为培养更多的人才,这叫多快好省。
二、改革高考制度
本人认为,高考制度改革分两个方面:
一是分类高考。综上所述,高考要分文、理科考试,物尽其用,物展所长。目前的高考以总分论英雄会造成学生或家长为了上大学而上大学,埋默了个性不说,也会让大学录取的学生上的参差不齐,大学教育上就会出现分化,60分万岁让人材培养事倍功半。如果实施分类高考,高考分数才真正反映出学生的真才实学,大学教育才会有的放矢,成才的几率要事半功信。
本人建议:高考实行文理科分类考试,文科只考语文、历史和政治,理科只考数学、物理和化学。至于外语那是走向社会的再教育,不用考,就业需要学生自然会去学,就如北京大妈为了赚外国人的钱,都能学英语一样,就如大学生为了生存去考驾照,去考各种资质证书一样。
如果为了让考生有所特长,可以考虑在文理科考试课目外,增加一项专长考试,如生活(考动手能为)、文体(考个性爱好)。
三、中考、高考录取改革
(一)高中录取改革
首先在高中阶段设置文科班,理科理和综合班(选拨特殊学生)。
(二)分类录取
不能用全科总分录取,按照文科科目(同大学分类考试协同)总分录取,理科同样。学习内容向文理科分类倾斜,文理科内容只是辅助,只学设及文理科相关的文化课程。
(三)大学录取改革
高考录取也分两方面:一是按文理科分类高考分数录取,这样更能反映出学生文理科的真实专科水平,录取的质量会大大增强。二是取消各大学在各地区的录取名额分配,把录取学生的权力放给各大学,由各大学决定根据各大学的需要去各地区录取。实行动态录取,把录取权为交给各大学,让各大学公平竞争。实行动态录取,也能解决百姓关心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问题,究竟每一年冬地区高考的质量都在变化,不能浪费每一年每个考生的特质。
(四)高考改革适度发展
目前高考制度让每个考生的家长迷茫于本科教育。我国现阶段不缺少大学培养的人才,缺久的是实用人才。但现在的教育观念让人们(家长)认为考上大学才“光宗耀祖”,忽略了工人的作用。公务员考试,跟定大学学历,单位录取要大学学历,一些劳务公司也是大学学历优先,甚至我们各级领导的简历反映的都是硕士博士,就没见一个是高级技工出身。因此。建议高考制度改革,要实行总量控制,向职业教育倾斜,并在选拔、录取等方面,一视同仁,大力增强工人的待遇(不仅仅是工资),让人才各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