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校名单的公布引起了各界的关注,我想的人都知道双大学是比、更好的大学,但是其真正的含义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关于划分这个学校等第的意义、目标以及初衷是什么呢?我觉得大家是需要去了解一下的,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双”
01
什么是“双”?
“双”是指世界大学和学科建设。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大学和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7年2月,三部委制定了《统筹推进世界大学和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2017年9月,经委员会遴选认定,公布了“双”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p#副标题#e#
02
为什么是“他们”成功入选?
42所大学建设高校、95所学科建设高校,为什么是“他们”入选“双”建设?对此,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强调,遴选认定“双”建设高校,既要破除封闭固化的做法,又要考虑高等教育战略布局,考虑急需、特色鲜明、无可替代的学科。
03
总体目标
着眼于“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统筹推进大学和学科建设将分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0年
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学科前列。
第二步到2030年
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
大学和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04
建设任务
热议“双”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
“双”不是“”“”的翻版
“双”要建设世界大学、学科,它的定性就是八个字“中国特色、世界”,标准是中国特色和世界的有机融合,它不是“”“”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它是一个全新的计划,在“”“”基础上,把建设世界大学的事业在新历史潮流下推向前进。
“”“”高校直接转?“双”建设没这么简单。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因地制宜正是“双”比“工程”和“工程”较大的进步,这让各个高校在发展中能更好寻找自己的位置。
#p#副标题#e#
“双”遴选会给大学带来哪些变化?
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即充分考虑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基础,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
学科基础上建设大学。以学科为基础,大学拟建设高校从学科拟建设高校中遴选产生。
打破终身制。既要打破终身制,又要考虑高等教育战略布局,考虑急需、特色鲜明、无可替代的学科。
中国高教学会会长杜玉波:
怎样建设中国特色“双”?
“双”建设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的“双”。离开这个本源谈“双”建设,就会偏离正轨。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
“双”建设的任务是什么?
建设世界大学和学科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举措。拥有学生、学术精英、高端成果、国际声誉和服务等,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大学的评价标准。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
“双”建设应注重效率兼顾公平
公平与效率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追求的两大目标,要维护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要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就既要讲求效率,也要追求公平。而在“双”建设的过程中,则应该注重效率,兼顾公平。
#p#副标题#e#
“双”择校坐标系
让我们以高校为横轴,以学科为纵轴,建立一个“双”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在这个坐标系里,每一个象限都值得我们重视。坐标系外,更是有佳肴。
第一象限:高校里的学科
既是高校,又是学科,这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双”了。一般而言,第一象限里的学校和学科通常都不会令你失望。它们大多聚集在传统的教育大省,例如北京、江浙、陕西一带。
第二象限:其他高校里的学科
其他高校,指的自然是未入选高校建设的高校了。这些高校由于错过了“工程”“工程”的黄金发展期,发展状况并不太如意,但是仍然依靠的历史资源和主观努力,在某些领域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第三象限:其他高校里的其他学科
其他学科,指的是未入选学科建设的学科。我们坚持前文的那句老话,“双”只不过是一个参考,并不是标准,不能强硬地生搬硬套。
第四象限:高校里的其他学科
一个高水平大学的建设,需要相当的经费支持,这是一个基本常识。高校也逃离不了这条铁打的规律。财力是有限的,高校肯定花钱建设一批学科,这也就意味着必然有一些学科会落选,这些其他学科也同样值得我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