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又一次改革,新的改革正在试行阶段,那么对于不断发展的高考改革,到底适不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呢?对于新的高开改革,社会各界的人士又应该注意什么呢?怎样更好的推进高考的改革呢?小面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关于该考改革的新方案。
#p#副标题#e#
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40年来高考改革一直未断,大大小小30余次之多。尽管如此,高考依然不能尽如人意,一些老大难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2017年,被称为“较彻底、较”的新高考改革方案就应运而生了。
社会各界对于新高考充满期待。但是,新高考改革真的能毕其功于一役吗?历次高考改革都秉承良好的愿望,但是往往难遂人意。较可怕的是老问题没有解决,又产生了诸多更为严重的新问题。
关于此次新高考改革带来的影响,政策设计者、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需要关注这样几个问题。
1
学生的兴趣爱好未必能得到满足
新高考改革的关键词是“选择”,让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考试时间、报考高校与报考。人们主观认为,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学生的兴趣爱好自然就能得到满足,其实不然。因为学生和家长在选择时往往首先考虑的是“利益”、是“胜出”,而非兴趣。田忌赛马式的博弈、对冷门科目的选考、对难学科目(如物理)的回避等,都反映出人们在选择时的机会主义、实用主义倾向,这是“理性算计”的结果,无可厚非。选考什么科目与满足学生个人兴趣没有直接的一一对应关系,其中的利益考量往往大于兴趣爱好。
2
学生的发展未必能得到实质性促进
“两依据一参考”旨在促进学生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诚信体系的不完善,“一参考”容易流于没有区分度的形式主义,难以起到应有的门槛作用,甚至会导致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弄虚作假,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品德成长。“一参考”容易被虚化,“两依据”才会被真正强化,而“两依据”的实质依然是文化课的考试分数,分分计较难以避免,并不能衡量学生的发展情况和综合素养。而且,选考的三科有向纯粹的选拔考试分化的可能,学生偏科似乎不可避免。
#p#副标题#e#
3
一考变多考可能增加考试负担与课业负担
首先,选考科目高一就要提前确定,而且要与将来要报考的高校或的招生要求相匹配,而此时学生刚升入高中,刚刚15岁,兴趣爱好未必定型,但此时就要确定选考的三门科目,实际上具有很大盲目性,“一考定终身”变为“一选定终身”,学生与家长感到茫然,压力巨大。其次,考试密度大、次数多,学生考试压力大增。例如:在省,假如某个考生每一个事关高考成绩的考试机会都不放过,那么高中三年要参加的高考场次多达10场;如果再加上同样有2次机会的学业水平考试,即语数和其他4门学考科目各2场,那么学考加选考的场次较多可以达到22场。这样一来,学生由原来只参加高三时6月的一次高考冲刺,变成了高中阶段4月、10月和6月的多次冲刺,学业负担更重了。
4
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有可能受到严重冲击
计入高考总分的选考科目开考时间大幅提前,导致开课提前、进度加快;学生选考产生多种选课组合,多达30种左右,这导致学校如何安排教师、课程、教室成为难题。一些学校还出现了赶抢进度、停课搞“学考会战”、延长教学时间占用晚上和节假日复习等情况,使得原有教学秩序受到很大影响,正常的教学节奏被打乱;包括教师、教室在内的教学资源相对短缺,教学管理成本大幅攀升。上海、是教育发达地区,在高考改革试点中,不少学校都存在师资和硬件资源不足、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缺失等情况,预计在中西部地区这种现象将会更严重。
可见,理想很理想,现实很现实。高考改革还没到尽头。进一步的改革需要抓住高考改革的实质,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这一关键问题设计高考的内容与形式,加强对学生素养的考查,力求简洁,不使教学秩序大起大落,避免出现改革的复杂化与平庸化。我们不能无休无止地不停地改,学生和教学秩序经不起反复折腾,要看准了再改,不能老是摸着石头过河,要用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指导高考改革,要听取不同的声音尤其是来自学校基层的声音,使高考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个性发展的指挥棒,成为改善学校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指挥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