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生是高考之后人们较关心的事情,今年,在采访高考考生的时候,一名北京的文科考生熊轩昂的一番言论,在社会上引发了很大的轰动。很多人开始讨论关于“寒门再难出贵子”的事情,其实,小考生说的并没有错,只是说出了自己对于这一件事情的看法。而后期大家对于这件事情的热议,也是这针对于“寒门再难出贵子”这样的贴近人民生活的问题上。关于这个问题,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关于对“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看法。
1. 80年代中后期是农家子弟用知识改变命运的黄金时代,三成以上的北大学子出自寒门;
2.90年代中期农家子弟的比例开始下滑;
3.2000年之后,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仅占一成多。
也就是说,寒门子弟能挤入学校的,越来越少。
#p#副标题#e#
寒门再难出贵子,精英扎堆进学校。
为何寒门再难出贵子,我想大概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1、无法拥有先进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理念
对于家境清贫的孩子来说,家里除了学校的课本外,几乎没有什么课外书籍,孩子阅读面窄。他们的父母通常因忙于生计,对孩子的培养仅限于吃饱穿暖,孩子的学习上,因为自己的忙碌以及自己文化知识有限,基本很少过问。
而城市里的中产阶级,有较为充足的金钱、父母有大量的精力和知识储备来陪伴孩子。良好的教育确实需要大量金钱,胎教要钱,早教班要钱,各种兴趣班要钱。有的孩子才五六岁每年在在教育上投入就达到几万元了,学了钢琴、芭蕾、绘画、英语等五六种兴趣班。”如今小学考试比拼的不仅是学科成绩,还有思维数学和英语。这两门就得家长去砸钱上培训班。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看考试成绩,综合素质愈发重要。
我有一个朋友,生活在湖北一个农村,她和我说,孩子的英语很差,完全无法开口,她心疼地和我说:“这不能怪孩子,孩子的英语老师都不太会流利地讲英文,整个村也没有英语培训机构,我和老公也完全不懂英文。”
对比这个孩子,城市的孩子每天都可以在学校和外教用英语交流,周末父母还会带他们去看英语大片、去培训班培训口语……
听完,很心疼,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农村孩子如何和城市孩子抗衡?
寒门的孩子要想成绩好,光能吃苦是远远不够的,起跑线已经落后于富裕家庭的孩子几条街。
2、寒门父母常有一个观念:读书无用论
联想到自己的亲身感受,每年随丈夫回到他的老家,小县城的空气中都弥漫着金钱与浮躁的气息。周围的亲戚们见面问的第一句话都是:谁谁去年赚了多少钱,又在哪哪买了几套房子?读书考大学这件事,在许多人眼中空洞而遥远,远没有让正在读初二的小子跟着堂兄表姐们去沿海某个城市打工来得实际。
越来越多的人似乎坚信:抓住今天的钱,远远比花大量金钱投资教育更重要。
#p#副标题#e#
“读书无用论”在中国广大的县城和农村盛行,没有人愿意和认可读书这件事,也没有好老师愿意留在贫困地区,较终导致一个乡村中小学几年也出不了一个成绩优异的孩子。
大批农村孩子连初中都没读完便踏着父兄的足迹走上了去沿海城市打工的路。我曾经亲耳听到表舅轻蔑地对我说:“读书有什么用,到头来还不是打工的命。”
“精明”的表舅算过一笔账,辛辛苦苦读了高中考个三本或者大专,七年下来学费生活费怕不得二三十万?差的大学毕业后照样找不到工作,较后还不是灰溜溜地跟着早早辍学的亲戚们去打工?现在打工一个月也有大几千,七八年下来攒的钱回老家都能做房子了!
3、父母教育程度与子女教育存在关联和传承
由于人的职业和社会分层大都和教育背景联系在一起,更高和更好的教育往往意味着更好的教育往往意味着更好的职业和更高的社会地位。
《光明日报》曾经调查发现:职业为农民、商贩等的父母,所受的教育程度大都为小学或初中,而职业为公务员、医生、工程师等的父母,所受教育程度大都在本科以上。
调查还发现,如果父母所受教育程度偏低,子女获得硕士、博士等高级学位者极少,绝大多数集中在小学到高中阶段,比例在60%以上。
同样,相关检验和一致性检验表明,父亲和母亲的学历大多数都具有相关性和一致性,也就是说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男性,一般也会选择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为妻子。父母的高学历,也为子女的各方面培养奠定了丰厚的基础,就像北京考生熊轩昂所说,他的父母都是外交官,从小对他的教育都重视。这是他成长的捷径。
4、寒门的自我放弃
我认识的朋友很多,有农村的也有大城市的富豪,很有意思的是,许多生活优渥的中产阶级甚至富裕家庭,对孩子要求特别高,孩子承受的压力也特别大。反而,许多农村和县城的贫困家庭,父母不仅对自己没什么要求,而且对孩子也几乎没有要求,他们往往很容易安于现状,缺乏目标。
试想一下,本来寒门所掌握的教育资源就贫瘠,如果自身再懒惰,又怎能和中产阶级的孩子相提并论,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尽管艰难,但努力奋斗依然有价值!
其实,阶层固化,并不是某个、某个时代所特有的。人类社会出现以来,这个问题就一直存在。
如果因为一句“寒门再难出贵子”,就成为自己偷懒的理由,显然是错误的。
#p#副标题#e#
放眼生活在中国大城市的那些中产阶级,他们的孩子比你起点高、比你出身好,可依然比你努力十几倍,那么,起点低、出身差的你如果再不努力,不就更无路可走了么?
从古至今,社会一直存在不公平性,可正是因为不公平,所以我们才要更加努力!
尽管现在寒门子弟进入学校的难度在增大,但并不表示不能进入学校,而且除了读书,寒门子弟还有许多可以走的成功之路。
历史机遇的“风口”都是一阵一阵的,比如两百年前的工业革命,比如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2000年左右的房地产业黄金十五年,再比如互联网+。
就当下而言,其实也有一波风口来袭,那就是“土地流转”。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对于接受过教育的新型农民而言,开辟家庭农场、开展立体养殖、现代农业等等。寒门的孩子们,未来或许不再需要背井离乡去寄人篱下地打工、不再需要把老人孩子撇在老家留守,在家乡就能创业致富。这将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作为寒门子弟,要想成为贵子,仍然需要的是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质。
不管是寒门还是豪门,我想,我们永远都要记住一句话:
世界永远不会亏待努力奋斗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