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生高考录取没能录到理想的,想要通过在高校转进入理想的,但是等到大家进了高校就会发现,高校转是有的限制条件的,很多学生疑惑,为什么转个也需要这么多的限制条件,为什么不能完全根据学生意愿选择而要设置成绩等等限制呢?不开放转的原因是什么?下面,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一下!
能够自由转对学生而言自然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政策。但是,高校真的可以完全放开吗?站在高校的角度来说,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对转进行人数方面的限制,主要是由于一些高校师资跟不上,如果学生一窝蜂转进来,难保正常教学,再比如,有的学生转带有的功利性,认为学习了某个后,毕业后好找工作、工作收入高,自己也不是真的喜欢这个,这样就可能会对某些热门造成的压力,形成不同的不平衡。
#p#副标题#e#
事实上,国外的大学对于转不是完全放开的,比如美国的大学,如果学生想转入金融、工程等热门,需要GPA成绩(即平均成绩点数)达到分数,导师也会提前介入,先判断该生是否真的不适合读某个或者适合读某个。
毕竟有冷热门之分,学生能否转去自己心仪的,还要看有没有空位。浙大本科生招生处处长王东表示,从往年经验来看,确实有少部分热门在扩容后,还是不能满足转学生需求。学校只能在资源许可的情况下,较大限度满足需求。“我们转之前有一个预备动作,就是需要先扩容。”
某教育认为,要想真正实现学生按兴趣转,需要打破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的局限性。“现在有的学校虽然可以换,但是还是按照来配置师资。如果有的没人读,就导致该办不下去。大家希望,学校有更大的自主权,包括课程和设置的自主权,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需求灵活调整和课程设置。”此外,在间引入“市场机制”的同时,还是要加大对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投入,防止部分冷门陷入“学生流失、办不下去”的困境。“比如一些基础学科,学生可能认为比较冷门、就业又不理想,不愿意读。现在为何学生允许换的同时又设置了局部限制,就是这个道理。但有时限制过多、加上资源不够,导致学生换的空间还是很小。”
除了教育资源配置的局限性之外,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马陆亭表示,转属于高校自主权,但录取中学校、是一并定下的,每个都有代码,而同一学校强、弱录分相差很多,有的甚至差着批次。如果无条件转可能破坏公平、留下灰色空间。很多学校规定可以往低分转或者仅允许成绩拔尖的学生转,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