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是一个好的学习整理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整理自己的学习心得,整理学习的情况,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整理思维导图呢?
第一,读完书以后再做笔记
我的读书习惯是一次性读完一本,虽然在读的过程中也会做一些简单的标记,比如划线、标三角形、简单记录几个字等等,但这些只算是“记号”。我会在读完书以后再浏览全书目录、主要章节(三五分钟即可),然后开始用XMind进行整理笔记。
第二,先整理思维导图的二、三级内容
如下图所示,一级标题就是书名。二三级标题一般是你对这本书内容的理解,有两种模式可以使用。
一种模式是根据书籍目录整理,作者的目录一般也是成体系的,我们根据目录整理完毕后,其实就是将一本10-20万字的书浓缩成一张图,而这张图可能就是作者在开始写书的时候所搭建的框架图,如果能做到这步,说明你和作者的思想同步了,也get到了作者想通过书籍表达的思想。
另一种模式是自己梳理。比如作者写的A-B-C-D-E-F-G的二级框架,我经过学习、吸收、内化以后可以整理为B-A-C-J-Y-G的模式,顺序可以调整、内容也可以调整,比如原来梳理没讲J-Y-G部分,但这是我自己梳理出来的。
如果能做到这步,说明你精进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思考整理,而不是作者些什么就读什么。只有真正提炼、总结出自己的感悟和心得,才算是吸收了一本书的精华,并与自己旧有的知识产生了关联。
第三,梳理四、五级内容
一般来讲,我建议思维导图顶多做到五级内容就好了,因为导图过了五级,就会显得的“庞大和冗余”,文字密集,会给人一种视觉压力,四级和五级内容的整理方式和二三级类似,但建议此时要尽量遵循原书的内容。
原因在于,四五级内容一般都是细节的部分,比如书中某个章节里的某个小节里的某个段落的内容,已经具体了,既然你能把他写到思维导图里,说明这段话有价值。所以,准确提炼和把握其内容,将其记录到思维导图里就可以了。
较后多提一点。建议做思维导图时候,不要一上来就开始做,而是留出几分钟时间想清楚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包含什么内容的导图,然后再动手制作。同时,对于做导图的工具,可以用手绘的方式,也可以使用XMind、MindManager等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