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到底如何选科?选科有哪些原则和误区?
高考 来源:网络 编辑:放烟花 2023-09-08 16:53:16

  新高考到底如何选科?选科有哪些原则和误区?新高考制度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带来了诸多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就是选科的方式。选科决定了学生未来的高中学业方向和职业选择,因此,选科的过程至关重要。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和不确定性。在这个引人注目的新高考制度下,学生和家长需要认真思考如何选择科目,以确保未来的学习和职业道路顺利发展。本文将探讨选科的原则和误区,以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理解新高考制度,并做出明智的科目选择。无论是在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还是追求个人兴趣方面,正确的选科都将成为学生成功的第一步。

  一、四大原则

  1、成绩最大化原则

  基于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从“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这个规则来看,分数仍然是最重要的考量标准。分数越高,越占优势,越会被优先投档,如果选科选得好,在赋分的科目中,很可能多得几分,但如果选不好,也可能会少得几分。因此,科学的、合理的选科是保证高考成绩最大化的基础保障。

  2、自我优势最大化原则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只有在优势方面充分挖掘,充分发挥,才能把自我优势最大化,才能更好得提高学科成绩,并找到更优的升学路径。

  例如:有些学生理科思维非常好,那么选科时,除选择传统的纯理的科目,物理、化学、生物之外,也可以再选择文科中偏理的学科,就比较容易拿到高分。

  3、机会最大化原则

  这是基于成绩最大化和自我优势最大化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思考的。假如有甲乙两个学生考了一样的分数,但由于选科的不同,带来的差异就不同。例如:甲同学选的科目是物理、化学、政治,乙同学选科是物理、生物、地理,一方面选择的院校上会有些差异,另一方面专业上的差异就更大了。

  假如两个同学都想学临床医学专业,从选科的上面看,只有甲同学有机会学习临床医学专业,而乙同学学习临床医学专业的机会就少很多。原因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大部分学校都要求既选物理又要选化学,有些学校还要求化学+生物。因此,如果高一时没有选对科目,等到高考填报志愿时就来不及了。另外,对应的院校招生计划的多少也是衡量机会大小的因素之一,如果你选的科目,高校的招生计划多,那么录取的概率就大,反之,概率就小。

  4、专业倾向性原则

  如果有些学生比较明确要往某个专业方面选择,那么在选科时就要清晰的知道该专业的特殊学科要求。例如有个考生,家里是开牙科诊所的,父母都是牙医。父亲非常希望孩子学习口腔医学专业,将来可以继承他们的事业。该专业的选科要求是首选仅物理,再选是化学或生物,如果学生的再选科目中没有化学或生物,报考时就不可能被录取。因此,对于有专业倾向性的学生来说,在选科时一定要早做规划,以免到了高三时再改就来不及了。

  二、六大误区

  误区一:哪科分高选哪科

  一些学生在选科时,根据自己初中时学习各学科的印象来判断是否适合某个学科的学习,这样选择容易忽视初高中学科知识的区别,比如地理,可能后面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①选科要结合自己的客观情况。

  选科尤其要避免仅参照成绩选科,需要关注某一学科的成绩还有提升空间,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才有利于持续发挥自身优势的选择。高考的比拼仍在分数,因此还是建议考生在顾全专业大局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的优势科目进行选择。

  ②考虑高中学校的实力学科。

  如有的学校在文理分科的时代,基本上重理轻文的,虽然考生兴趣在文,但是学校给不了较好的培养也是不可取的。

  误区二:片面追求专业覆盖率

  有的家长和学生对于以后的职业方向和未来没有规划,又担心高考报志愿受限,因此盲目选择覆盖率很高的组合。专业覆盖率只是选科时的参照因素之一,片面追求不可取。虽然“物理、化学、政治”组合可选专业覆盖率最广,但是学习难度也很大,得分偏难,对考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要求较大。

  ①高中入学就着手生涯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越来越多的专业明确了选科要求,选科前先选专业这可能成为未来的必经之路,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②学生可以多多参与社会实践。

  接触不同的职业,通过多种途径对职业情况进行了解,心之所向,行之所往,帮助孩子确立目标,科学选科。

  ③专业覆盖率怎么看?

  专业覆盖率并非越高越好,更重要的是要仔细研究各个选科组合都可以选择哪些专业,比如想学医必选哪些学科,而不是单纯追求高覆盖率。

  误区三:完全基于个人兴趣

  “从爱出发”固然重要,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六门学科几乎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去找到学科背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绝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兴趣倾向的评定一定不能太过主观。

  ①借助专业测评工作,做综合评判。

  建议学生和家长应该多了解一些有关兴趣倾向的知识,可以借助一些专业测评工具来做综合评判。

  ②从后期报志愿选专业方面长远考虑。

  拿近年大热的医学专业举例,如果考生想报考医学专业,除护理学专业、助产学专业不要求必选物理之外,其余56个专业都要求必选物理,部分专业还有必选化学的要求。如果考生不进行志愿及生涯规划规划,高考考的分数再高,对理想专业也只能望洋兴叹。

  误区四:欲避开学霸,钻赋分空子

  现阶段,部分家长及考生在选科时存在“钻空子”心理,希望侥幸能选到赋分有利的科目。赋分情况会根据每年的选考情况有所变化,一般很难预测。从前期搜集到的各省选考数据来看,学霸选考物化的概率很高,考高分不易,而成绩略差一点的考生可能会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科目,这样就导致了在等级赋分制下,大家的总分越来越集中,中上游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

  无论如何选择都无法避开和尖子生之前的竞争,反而赋分情况下,1+2学科的分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是有缩小的。因此“绕路而行”“侥幸心理”都是不可取的。

  ①提升自身实力才是王道。

  尤其在大多数省市高考满分750分,语数外三科450分,占到了总分的一半之多,关注外界数据之余还是应该在自身分数提升上多下功夫!

  ②考虑学科思维的搭配问题。

  物理化学理科思维明显;历史政治学科思维相似度更高。比如一个学生政治、地理成绩很好,但却不喜欢历史,如果他因此就选了物政地组合,其实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误区五:正确选择参照数据

  往年选科数据是重要的参考指引,但是不同省份、不同分数段、不同选科模式下数据的可参考性是家长需要重点关注的。盲目参考数据不可取,结合所在省份所在高中数据才为上策。

  ①政策差异,情况各异。

  由于政策不同,各选科组合在“3+3”和“3+1+2”模式中优劣可能大不相同。如类似物史政、物政地这种“1理+2文”组合,在“3+1+2”中属于有点无厘头的组合,但在“3+3”中却是出过高分状元的存在。

  ②教育差距,带来的选择差异。

  每省的教育水平不同,选科趋势也会有所不同。根据自主选拔在线统计数据,在北京考生选考化学、地理比重较大,而在天津选考生物、化学人数较多,在山东省选考地理、生物人数较多。

  误区六:盲目跟风或三心二意

  很多家长和学生没有主见,感觉选什么都行,盲目参考班级其他同学的选科情况。选科应该因人而异,基于学生学科知识的学校情况与偏好等作为客观参考因素,选出适合孩子的学科。还有一种情况是选科之后孩子不喜欢或者学习吃力,又纠结于要不要重新换组合,换组合又担心落下的很多课能否补回来,摇摆不定,很可能做很多无用功。

  对于学生和家长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家长和学生应该在决定前统一意见,否则学生在选科之后摇摆不定也会影响学习。无论是对新高一还是开学高二的学生,在选择学科之后,尽快接受自己的选择,避免改变学科。遇到困难应该思考如何克服如何解决,而非动摇再选择。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上一篇:2024艺考有哪些变化?学生家长如何准备? 下一篇:2023年9月有哪些高考热点?家长和考生需要关注哪些?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