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陕西市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读分析!
高中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8-02-05 11:16:12

  陕西省陕西市发布了2017-2018学年的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的解析,那么学生们可以详细的了解一下,看看考试的时候语文试题的主要考察内容是什么,掌握重点的考试内容,针对性的复习,同时即将上高中的学生可以详细的了解一下,没事的时候可以拿来练习一下,做好充分的预习,详细内容学生们一起来看看吧!

陕西省陕西市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读分析!
陕西省陕西市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读分析!

  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毎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社会治理智能化,就是在网络化和网络空间基础上,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重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的形态,使社会治理层次和水平得到提升,使治理过程更加优化、更加科学、更加智慧。我们要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在促进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深入融合中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p#副标题#e#

  社会治理内嵌于社会结构之中,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方面,当前社会治理所服务的对象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社会阶层结构出现新老演化,人口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技能的群体日益扩大,家庭结构呈现规模小型化、类型多样化特征,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跨地区流动已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特别是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的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题。另一方面,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也从政府单一主体过渡到一个由政府、非政府组织、公众个体等构成的行动者系统。这些变化迫切需要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也为社会治理智能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智能化意味着分析、治理、服务、反馈。各类社会治理主体通过获取、存储、管理、分析等手段,将具有海量规模、流转等特征的大数据变成活数据,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领域,更好地服务不同社会群体,将成为政府和社会组织实施智能治理的重要法宝。

  长期以来,社会治理面临的较大难题就是风险的不可控性和难以预见性。现代社会处于信息化和网络化复杂交织的图景之中,与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背景相叠加,使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特征。总的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是严峻复杂的,表现为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叠加、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特别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等等。以往,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的实证数据,主要源于抽样调查数据、局部碎片数据、片面单一数据,有时甚至纯粹基于理论和经验假设,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模糊性。大数据技术能够通过交叉复现、质量互换、模糊推演等手段有效提升整合各方面数据资源的能力,使政府决策的基础从少量的“样本数据”转变为海量的“全体数据”,为有效处理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提供新的可能性。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口的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主要表现为高学历或高技能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

  B. 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题,因而他们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

  C. 当前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复杂交织,使我国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的特征。

  D. 以前,政府是社会治理的单一主体;现在,政府只是参与社会治理的众多主体之一。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简要说明了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的基础、方法和要达到的目标及其要求。

  B. 第三段阐明智能化的特点,论述了广泛应用活数据服务社会对智能治理的重要意义。

  C. 第二段分析了社会结构和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的变化,论述了社会智能化治理的可行性。

  D. 文章较后通过对比论证,论述了大数据技术为社会智能化治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有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才 能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B. 目前社会治理还没有达到智能化,是因为现有的网络化和网络空间,不能使社会生产和社会组织彼此关联在一起。

  C. 以往,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的实证数据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模糊性,这给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带来了障碍。

  D. 如果能扭转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的现状,就有可能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有所好转。

  【答案】1. D 2. C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A项,“主要表现为高学历或高技能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表述不准确。原文说“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型很是或中心城镇集聚”,并未说明主要是高学历或该技能人口在流动。B项,强加因果关系。C项,表述不,“使我国现代社会自立呈现出新的特征”的原因,除了“当前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复杂交织”以外,还有我国正处在经济转机,社会转型的时期。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找出答案。C项曲解文意。“论述了社会智能化治理的可行性”不准确,由原文“这些变化迫切需要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也为社会治理智能化创造了良好条件”可知,主要是论述了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的迫切性。

  3. 试题分析:B项,“不能使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在一起”错。原文说“重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的形态”,即现有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是彼此关联的,“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只是“重构”。

  :本题考查这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尾段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较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找出答案。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缝山针

  非鱼

  年又春是市文化局的助理调研员,也是个业余画家,他的写意山水在省里小有名气。

  局里开党委会研究驻村扶贫工作,说市里要求需要有一名副县级干部带队,在扶贫村帮扶一年,尽快帮村民走上致富路。年又春一听说是高阳村,他忙说,我去。

  高阳村年又春去过。几年前他出去写生,骑一辆自行车三转两不转到了一个小山村,①当时正是槐花飘香的时候,漫山遍野雪白的云朵起伏着,甜腻腻的香味让年又春陶醉了。他躺在树下睡了一觉,然后支起画架,画了两幅《听槐》。临走的时候,年又春问一个放羊孩子,那孩子吸溜着鼻涕告诉他:这是高阳村。

  正月十五没过,年又春就带着被褥、军大衣、煤气灶、米面油盐,和两名驻村队员来到高阳村。村民们敲锣打鼓欢迎他们的到来,年又春看到寒风里热气腾腾的欢迎队伍,他的心一颤:要尽自己较大努力,帮百姓致富。

  年又春从局里要来一部分扶贫资金,又借助各种关系拉来十来万赞助,修公路、架电话线、建蓄水池,一项项实实在在的帮扶工程建成了,村民脸上的笑容多了,村委开会也到他们宿舍去了,大事小事都要跟他们商量。

  ②秋天到来时,山上的柿子树上挂起了火红的小灯笼,年又春站在山顶上,深深呼吸着山风带来的果实成熟的香味,他又一次醉了,久违的情绪在胸膛里鼓胀。

  下山的时候,年又春看见瘦瘦的高小根背了一大筐煤。他早听说高阳山上有煤,可一直没顾上详细问。他叫住高小根,要看看他筐里的煤。高小根说这煤是无烟煤,好烧。山上不少,也不深,有时候找准了几镢头下去就能看到黑煤。

  年又春一听立即兴奋了。这么好的资源怎么村里早就不知道开发呢,要开发出来,村民不早富了,还用他们来扶贫?年又春一回村就把村委会主任叫来,问他煤的事。主任说早也想开发,村里没钱,投资不起。找市煤炭局的一个技术员来看过,他说都是“鸡窝矿”。年又春问他啥叫“鸡窝矿”。主任说就是矿床太小,一小片一小片,跟鸡窝一样。年又春一听沉下脸,“鸡窝矿”也是矿啊,怎么着也能给老百姓带来财富不是?村主任一听忙点头说,是,是,是。

  于是,高阳村的煤矿开挖了。没钱,招外地的人来开发,村委会账上的钱慢慢多了,村民下窑挖矿,每天也可以挣八十块钱。高阳村热闹起来了,轰隆隆的汽车、拖拉机从年又春帮忙铺设的公路上开进来,又开出去,一车车煤挖出来,又拉走,换成了钱。第二年春天到来时,一些村民家里开始准备盖新房,谁见了年又春都双手拉着他说感谢啊,感谢党。

  年又春是喝完高小根的喜酒才离开高阳村的。高小根在矿上挣了钱,买了辆三轮摩托,还从山外娶回一个漂亮媳妇。年又春借着酒劲说:新娘子长得好看,回头给我当模特。高小根乐得直握手,不停说:喝酒,喝酒。

  年又春的扶贫工作结束了,在全市召开的表彰会上,年又春做典型发言,他声情并茂,会场上好多人都在悄悄擦眼泪。没多久,年又春的先进事迹报到了省里,省里对市里的驻村帮扶工作进行了嘉奖,年又春不但晋升一级工资,还被调到市科协做了主席。

  年又春一年多后翻看他的获奖作品《听槐》时想起了高阳村,他对高阳村的深厚情感被一下勾了起来。到高阳村去!年又春立即带上司机出发。

  ③暮秋时节,高阳村的风很劲,枯黄的叶子在车前翻卷飞舞,车轮带起的小石子儿敲打着车窗车门,发出清脆的响声。

  停,快停下。年又春看见高小根了。司机停下车,年又春下车叫高小根,高小根迟疑了一下才认出是他,忙过来拉着年又春的手说:年局长来了,大家都一直念叨你呢。年又春叫高小根一起坐上车回村,高小根说不了,他得上坟去。年又春忙问:谁不在了?高小根苦笑一下:媳妇。八月份下大雨,她从山上下来,一个挖过的废煤矿突然塌了,媳妇一下陷了进去,肚子里还有五个月大的孩子。

  年又春惊呆了,怎么会这样?他沉默了一会说,我们一起去。年又春和高小根一起慢慢朝山上走,年又春越走越心惊。满目疮痍!他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他所看到的。到处是挖过的和正在挖的小煤窑洞,废弃的煤矸石。曾经茂密的树林,现在几乎不剩几棵树,孤单地守着苍老的高阳山。

  年又春在高小根媳妇的坟前跪了下去:都是我的错。高小根忙拉起年又春,年局长,你是我们的致富大救星,是她命不好,赶上了,怎么能赖你呢?

  年又春没有勇气走进高阳村里,他匆忙赶了回去。

  三个月后,市里禁止小煤窑开采的通知下来了,一件由年又春设计的巨型雕塑也从省城运到了市里,又被运到高阳村,是年又春自己掏钱制作的。

  那是一根细细的弯弯的金属大针,足有十来米高,斜依在一个底座上,在太阳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年又春给这个雕塑取名字叫:缝山针。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三段叙述年又春和高阳村的渊源,交待了他特别想去高阳村驻村扶贫的原因,也为下文他积极热情地开展扶贫工作作了铺垫。

  B. 小说以年又春驻村扶贫为主要内容,以小见大,充分展现了中国新时期农村生活的美丽画卷,歌颂了党的扶贫政策。

  C. 《听槐》画作在文章中多次出现,既表现了年又春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D. 年又春各处拉赞助,修公路、架电话线、建蓄水池,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又设法开发煤矿,表现了他不辞辛劳、真诚助民的品格。

  5. 画线句子是三次对高阳村环境的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 小说为什么以“缝山针”为标题?请结合全文谈淡你的看法。

  【答案】4. B 5. ①突出高阳村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年又春想去扶贫形成照应,也与后文受到破坏的情景形成对比。

  ②高阳山美丽的秋景,象征扶贫工作的成功.衬托年又春内心的满足和喜悦。

  ③暗示高阳村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现状,渲染下文悲凄的氛围。

  6. ①“缝山针”是主要人物年又春反思的产物,体现了他勇于反思、敢于直面自己错误的精神。

  ②由开发高阳山到“用针缝山”,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

  ③“缝山针”预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昭示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前景,凸显了小说主题。
#p#副标题#e#

  【解析】

  4. 试题分析:B项,“充分展现了中国新时期农村生活的美丽画卷,歌颂了党的扶贫政策”属对小说主旨理解错误。 本文以小见大,由年又春扶贫的个例反映出农村扶贫过程中对自然破坏的一些问题,给扶贫工作敲响了警钟,而不是“”展现农村生活。本题具有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也有对语言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然后明确主旨,分析人物,关注手法;较后结合小说主旨和细节做出准确判断。

  5. 试题分析:第一处画线句子写的是高阳村春天的优美景致,槐花飘香,云朵起伏,香味弥漫,令人陶醉,这是年又春在扶贫之前看到的景象,也是促使年又春选择这里扶贫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处画线句子写的是高阳村秋天的景致,柿子成熟,满山火红,这是年又春扶贫工作进行中看到的景象,表明扶贫工作见成效,反映出年又春内心的满足。第三处画线句子写的是高阳村暮秋时节的景象,风狂石飞,环境恶劣,这是年又春升官之后又回到高阳村看到的景象,这一处描写表明因为开山挖煤破坏了自然环境,高阳村的美景已经不再,为下文写高阳村的满目疮痍和给高小根媳妇上坟渲染了悲凄的气氛。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来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②暗示社会环境;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⑤奠定情感基调;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等。本题解答时可按上述角度进行分析,有几点写出几点就可以。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小说标题的鉴赏能力。从表现人物的角度来看,表面上“缝山针”指的是年又春自己掏钱制作的雕塑,实际上这个雕塑是年又春给自己警示,表明他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所以“缝山针”起到了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从情节发展来看,“缝山”的原因是开发过度,所以虽然“缝山针”在小说结尾出现,却一直暗含在情节发展之中。从表达主题的角度看,“缝山针”的意思就是把山缝上,也就是要弥补以前的过失,抢救自然环境,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起到了突出主题的作用。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在京出席两会的人大代表、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介绍,扬子江药业始终把创新放在突出位置,联合国内外高校组建了省新药研究院,并在京沪宁等地成立分院,借助一批国字号研发平台,广招海内外、博士领衔研发,全力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扬子江药业近年来用于研发创新的资金投入年增幅达20%,针对重大疾病在研的各类药物有近200个,初步形成了“研发一批、生产一批、储备一批”的全能型产品梯队。为了推动中药走向国际,集团正致力于药材自动化前处理——智能投料——原辅料、成品无人输送——机器人码垛——自动控温立体高架库储存等技术攻坚,全力打造中国首屈一指的现代化中药智能工厂。

  (摘自2016年3月6日《新华日报》)

  材料二 “开放式创新”可以大大节约新药研发成本,而且还可以增强研发效率。“封闭式创新”主要是在企业内部进行,较终通过企业内部的纵向整合资源完成商业化。这一模式主要是受专利保护驱使,产品开发在企业内部秘密进行,不需要借助太多的外部资源。相反,“开放式创新”模式主要借助开放的药物开发者和信息技术公司等外在资源进行新药的研发,具有更加灵活和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进行产品开发和商业化的特点。“开放式创新”商业模式即通常所说的“众包(Crowdsourcing)”,公司利用整合大众网络的外部,帮助进行产品开发,从而作为内部观点的源泉。

  穆诺斯曾在2006年《自然》杂志发表的第一篇科学论文,披露了采用Linux软件来辅助药物开发。在过去的几年里,礼来、默沙东和辉瑞等都开始在早期的药物开发中采用众包理念。礼来在这一领域尤为活跃,它借助InnoCentive、YourEncore和礼来表型药物发现计划(PD2)开展3个开放式创新项目,在短短18个月内筛选得到32000万种新的候选药物。

  (摘自《中国制药网·制药巨头新药研发的创新模式》2016年5月20日)

  材料三 今年的人大会议上,人大代表、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继续提交议案,呼吁加大中医药国际化的步伐,让中医药这一瑰宝造福更多人。

  美国FDA对食品药品的准入审核是苛刻的。们不停地提出各种问题:“你们中药里为什么有这些成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药效?如何增加有效成分的稳定性?”……

  张伯礼说:“这就是国际化给中医药提出的全新课题。这一系列课题,也倒逼中医药的科技创新。”

  “要让世界接受中医药,就需要将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他说,“将传统知识和现代科技相结合,才是中医药国际化的正途,也才能让世界真正认识中医药。”

  有认为,中药国际化的关键是复方制剂的标准化、规范化。97%的中药是复方,单方只占极小比例。目前,许多单味药材和中药提取物的疗效在国际上已被普遍认可,但这并不表明中药国际化之路已走通,因为复方才是中药精髓所在。

  (摘自《今晚报》2016年3月7日)

  材料四 25日,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通过人大常委会三审表决,明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立法保护,对中医的发展至关重要。近代以来,随着西医的传入,中医的地位不断受到挑战,甚至有存亡之危。鉴于中医的生存环境堪忧,中医学家董建华院士1983年提议中医药立法,通过法律来保护中医药的发展空间。

  某种程度上讲,拥有中医和西医两种方法,才是我们的比较优势。一味地否定中医,等于是从两条腿走路,变成一条腿走路。近年来,中医药界通过持续发挥特色优势,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同。201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因为在中医药学方面的突出贡献,实现中国大陆科学家诺贝尔奖零的冲刺;在中医药法三审前,现代中药国际化实现重大冲刺,复方丹参滴丸成为全球完成美国药监局Ⅲ期临床试验的复方中药。

  立法保护中医药,不只是出于民族情感,更是现实需要。因为,中医药在海外的传播发展,已经对我们在这个领域的话语权形成了挑战。国际标准化组织收载针灸针、中药材重金属限量等7个标准;13个中药46个标准被美国药典收载;丹参、三七等66个中药标准收入欧洲药典。再不立法保护中医药,中医药的国际标准都有可能不再是我们说了算,到时候恐怕悔之晚矣。

  (摘自《人民日报》2016年12月27日)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礼来公司主要是采用众包理念,借助外在资源开展创新项目,通过筛选得到众多新的候选药物。

  B. 扬子江药业集团的研发创新模式为组建研究院,借助平台广招海内外、博士领衔研发。

  C. 开放式创新模式能更灵活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进行产品开发,可以节约研发成本、增强研发效率。

  D. 封闭式创新模式主要是受专利保护驱使,产品开发在企业内部秘密进行,研发的成本相对较高。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扬子江药业集团为打造中国现代化中药智能工厂,正致力于形成全能型产品梯队,并致力于药材自动化前处理等技术攻坚。

  B. 美国FDA对食品药品的准入审核是苛刻的,他们认为中药的成分、药效应该有清晰的说明,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应该有科学的保障。

  C. 董建华院士和张伯礼院士先后为中医药发声建言,前者鉴于中医的生存环境堪忧提议立法,后者希望中医药这一瑰宝造福更多人而提交议案。

  D. 复方丹参滴丸成为全球完成美国药监局Ⅲ期临床试验的复方中药,实现了现代中药国际化重大冲刺,对《中医药法》三审表决通过起到了重要作用。

  E. 因为国际化标准组织、美国药典等收入了针灸针、中药材重金属限量及丹参等多个中药标准,对我们在中医药这个领域的话语权形成了挑战。

  9. 如何加大中医药国际化的步伐?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7. A 8. BC

  9. ①创新新药研发模式,②将传统知识和现代科技相结合,③实现复方制剂的标准化、规范化等;④立法保护中医药。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A项,“礼来公司主要是采用众包理念”不当,由原文“礼来、默沙东和辉瑞等都开始在早期的药物开发中采用众包理念”可知,礼来公司是在早期的药物开发中采用众包理念。

  8. 试题分析:A项,“正致力于形成全能型产品梯队”有误,原文是“初步形成了‘研发一批、生产一批、储备一批’的全能型产品梯队”。D项,无中生有,文中并未提及“重要作用”。E项,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说的是“中医药在海外的传播发展,已经对我们在这个领域的话语权形成了挑战”,作者写“国际化标准组织、美国药典等收入了针灸针、中药材重金属限量及丹参等多个中药标准”是在举例说明中医药在海外的发展情况,但不能说这些个例直接挑战了我们的话语权。

  9.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答出“加大中医药国际化”的办法,考查的是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解答时可通读所给的四则材料,筛选出与“加大中医药国际化”有关的信息,然后归纳概括,如材料二“‘开放式创新’可以大大节约新药研发成本,而且还可以增强研发效率”,材料三“要让世界接受中医药,就需要将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中药国际化的关键是复方制剂的标准化、规范化”,材料四“立法保护中医药,不只是出于民族情感,更是现实需要”等,把这些信息分类概括即可得到本题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陶谐,字世和,会稽人。弘治八年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工科给事中。请命儒臣日讲《大学衍义》,孝宗嘉纳之。

  正德改元,刘瑾等乱政。谐请以瑾等误国罪告先帝,罪之勿赦。瑾摘其讹字令对状,伏罪乃宥之。帝命中官崔杲等往江南、织造,杲等复乞长芦盐引。谐再疏争,皆不听。谐当出理边储,以工科掌印无人,请俟行日遣官代署。瑾遂中谐,下诏狱廷杖,斥为民。旋榜为奸党。又诬以巡视十库时缺布不奏,复械至阙下杖之,谪戍肃州。瑾诛,释还乡,其党犹用事,竟不获召。

  嘉靖元年复官未至除江西佥事转陕西管河副使命沿河植柳傍艺葭苇有事采以为埽①总理都御史请推行之诸道岁省费钜万。迁参政,历左、右布政使,皆在陕西。久之,擢右副都御史,提督南、赣、汀、漳军务。疏言:“守令迁太骤,宜以六年为期。言官忤旨,当优容。养病官才力堪任者,毋终弃。”时御史马扬等劾王琼被逮,而新例养病久者率不复收叙,故谐以为言。又奏:“今天下差徭烦重。既有河夫、机兵、打手、富户、力士诸役,乃编审里甲,复征旷丁课及供亿诸费。乞皆罢免。”帝采纳之。

  寻迁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海寇陈邦瑞、许折桂等突入波罗庙,欲犯广州,为指挥李筜所蹙。邦瑞投水死,折桂还所执指挥二人,乞就抚。谐居折桂等东莞,编为总甲,使约束其党五百人为新民。兵部以降贼群聚,恐乘隙为变,令解散其党。已,阳春贼赵林花等攻城,与德庆贼凤二全相倚为患,谐讨破百二十五砦。帝曰:“谐功足录,第前纵患者谁?”乃仅赉银币。琼山沙湾洞贼黎佛二等杀典史,谐复剿平。为总督三年,俘斩累万。母忧归。起兵部左侍郎。九庙灾,自陈致仕归。卒,赠兵部尚书。隆庆初,谥庄敏。

  《明史· 陶谐传》

  【注】①埽(sào):用树枝、芦苇、石头等捆紧做成的护堤材料。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嘉靖元年复官/未至/除江西佥事/转陕西管河副使/命沿河植柳/傍艺葭苇/有事采以为埽/总理都御史请推行之诸道/岁省费钜万

  B. 嘉靖元年复官/未至/除江西佥事/转陕西管河副使命/沿河植柳/傍艺葭苇/有事采以为埽/总理都御史请推行之/诸道岁省费钜万

  C. 嘉靖元年/复官未至/除江西佥事/转陕西管河副使/命沿河植柳傍/艺葭苇/有事采以为埽/总理都御史请推行之诸道/岁省费钜万

  D. 嘉靖元年/复官未至/除江西佥事/转陕西管河副使/命沿河植柳傍/艺葭苇/有事采以为埽/总理都御史请推行之诸道/岁省费钜万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谥,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

  B. 盐引,是商户从官府购得的取盐凭证,也是一种有价证券。古代盐业实行专卖,盐引也成为封建王朝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

  C. 里甲,是明代州县统治的基层组织,每一百一十户为一里。里甲制度,较大功能在于分配徭役及按丁纳税等。

  D. 乡试,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试”“秋闱”。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应试者为本省的生员,中者称为“贡生”。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陶谐不畏权贵,正直敢言。他请求朝廷治罪刘瑾,得罪了宦官集团,后被诬告,贬谪肃州。刘瑾伏诛后,朝廷被刘瑾的党羽把持,所以陶谐一直得不到朝廷征召。

  B. 陶谐爱惜民力,关心百姓疾苦。他认为原本已有多项徭役,编审里甲后又开征了许多新的课税,百姓的负担太重,请求朝廷减少一部分。他的意见得到了皇上的采纳。

  C. 陶谐善于地方理政。他让人沿着河岸种植柳树,又在岸旁种植芦苇,遇到突发情况可以利用这些草木筑成堤坝、工事。后来这个方法推广出去,每年省下巨大的开支。

  D. 陶谐为官一任,安抚一方。阳春、德庆两处叛贼互为呼应,危害地方,陶谐一连攻破了他们一百二十五座寨垒,但由于他曾经释放海盗许折桂,所以仅获得赏银,未能得到升迁。

  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守令迁太骤,宜以六年为期。言官忤旨,当优容。

  (2)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滕王阁序》)

  【答案】10. A 11. D 12. B

  13. (1)知府、知县官员任命升调太快,任职应以六年为期。谏议官违背皇上旨意,应当予以优待宽容。

  (2)北海虽然遥远,乘着旋风还可以到达;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为时还不晚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画线句子中“嘉靖元年”是年号;“江西佥事”“陕西管河副使”“总理都御史”都是官职,而“复官”是说恢复了官职;“除”“转”都是表示官职升降的词语,应与位置较近的词语断在一起,据此可知B项中“转陕西管河副使命/沿河植柳”断句错误,可排除。“沿河植柳傍艺葭苇”都是“命”的宾语,且“沿河植柳”“傍艺葭苇”结构相同,内容相关,故“命沿河植柳傍/艺葭苇”断句错误,可排除CD两项。

  11. 试题分析:D项,“中者称为‘贡生’”不当,中者应为“举人”而非“贡生”,凡中试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另外,“应试者为本省的生员”解说有误,凡属本省生员、贡生、监生(包括未仕者和官员未入流者)经科试合格,均准应试。

  :本题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选文是人物传记,一般主要考查的文化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选拔、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古代重要地名、官场的一些理解、朝廷的官职、礼仪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解答这类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较终选项。

  12.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考查的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B项,“请求朝廷减少一部分”有误。原文“乞皆罢免”“帝采纳之”,意思是乞请一概免去,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1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骤”,突然、快;“忤旨”,违背皇上旨意;“优容”,优待宽容。(2)“赊”,遥远;“扶摇”,旋风,这里是动词,乘旋风;“东隅”,早年的时光;“桑榆”,指将来的岁月。
#p#副标题#e#

  参考译文:

  陶谐,字世和,会稽人。弘治八年乡试考取。次年成为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授官工科给事中。奏请皇上命儒臣每日进讲《大学衍义》,孝宗嘉许并采纳他的建议。

  正德初年,太监刘瑾等人扰乱朝政。陶谐奏请以误国罪告刘瑾等于先帝灵前,对他们定罪并不予赦免。刘瑾摘取奏章中的错字命令他认罪招供,陶谐服罪后方得宽恕。皇上命令宦官崔杲等人前往江南、视察织造,王杲等人还请赏运销长芦官盐的凭照。陶谐两次上疏反对,皇上都不听从。陶谐奉命外出清理边境储备,因工科无人掌印,奏请出发后派遣官员代理职务。刘瑾遂借机中伤,矫皇上令将陶谐投入监狱,并处以廷杖,将陶谐贬斥为平民。接着张榜宣布陶谐为奸党。又诬告他在巡视各仓库时发现布匹缺少而不上奏,再次将陶谐戴上刑具拖至宫门外杖责,并将他贬往肃州戍守。刘瑾被处死后,陶谐获释回乡,因刘瑾的党羽仍然当权用事,竟未获召用。

  嘉靖元年恢复原官。尚未到任,被任为江西佥事,转任陕西管河副使。陶谐命令百姓沿河栽种杨柳,旁边再种植芦苇,有水灾时用作防洪材料。总理都御史奏请在各道推行这项做法,每年省下数万运输芦苇的费用。提升为参政,历任左、右布政使,其任都在陕西。

  过了一段时间,提升为右副都御史,提督南、赣、汀、漳军务。陶谐上疏说:“知府、知县官员任命升调太快,任职应以六年为期。谏议官违背皇上旨意,应当予以优待宽容。对于有才干能胜任职务在家养病的官员,不要弃之不用。”当时御史马敭等人因弹劾王琼而被逮捕,根据新定条例,养病长久的官员不再重新叙用,所以陶谐为此而上疏。又上奏说:“现在天下差役繁重,已设有河夫、机兵、打手、富户、力士等劳役,但编审里甲时,又 要征收外出壮丁的赋税及供给等费用。乞请一概免去。”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感 旧

  陆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①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①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上联的“揖”字生动描摹动作,写出了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形象。

  B. 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 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和塞外奇绝风光的深情怀念。

  D. 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E. 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形象相关。

  15. 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案】14. AC 15. ①壮志难酬。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中老去。②迟暮悲伤。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③孤独寂寞。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

  【解析】

  14.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诗歌鉴赏的综合考查,主要考查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A项,“儒雅谦恭”有误;C项,颈联没有表达对“塞外奇绝风光”的怀念。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思想情感。首联“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中老去。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尾联“奇士久埋巴硖骨,灯前慷慨与谁同”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

  :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⑵《逍遥游》中、庄子点明小与大是有区别的,他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________, 秋水共长天一色。”

  【答案】 (1). ⑴悟已往之不谏, (2). 知来者之可追 (3). ⑵小知不及大知, (4). 小年不及大年。 (5). ⑶落霞与孤骛齐飞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采用的是情景式默写的题型,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准确书写出答案。本题要注意下列字的正确写法:悟、已、谏、知、霞、骛。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次在师大召开的学术研讨会,大师云集,不光人士表示收获盆满钵满,就连我们这些门外汉也获益匪浅。

  ②根据监控,在某餐厅用餐时,有小偷明目张胆地偷走某正在用餐女孩的手机,希望周边商家对此人提起注意。

  ③与会嘉宾就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形势和政策、航运创新与风险管理等议题,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的意见。

  ④第三季《奔跑吧,兄弟》中,李晨一身披风,两手豪举大哑铃,略显傲气的眼神侧目而视,一派盟主的气势。

  ⑤如果总想左右逢源、四平八稳、皆大欢喜,把具体的改革方案磨成一个个圆蛋蛋,带来的只能是变味、走样的改革。

  ⑥大学生暑假扶贫真给力,他们坚持“在岗一分钟,大干六十秒”,为助力脱贫,个个忙得不可开交。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①③④ D. ③⑤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①盆满钵满:形容赚的钱很多。句子语境是学术研讨会,用错对象。②明目张胆:原指有胆识,敢做敢为。后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③真知灼见:正确而透彻的见解。成语中包含“意见”这个义素,不应该再加“意见”。④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不合语境。⑤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比喻办事圆滑。可褒可贬。使用正确。⑥不可开交:形容没法解开或无法摆脱。使用正确。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活动通过播放事迹短片、表演文艺节目和现场访谈、网上交流等方式,展现了广大医护工作者立足自身岗位,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风采。

  B. 这届全运会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将引导各地把更多的资源放在增强竞技水平和体育精神方面,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C. 虽历经世界历史格局的动荡与变迁,古老的丝路几近被遗忘,但丝路文化却深深地渗透在历史遗存、民族风情、文艺创作、美术作品之中。

  D. 法国巴黎的一个社交网站上有—名男子的照片,照片上面写着“当世界看到这张脸的时候已经太晚了”,被推测是法国巴黎枪击爆炸案嫌疑人。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B项,“增强竞技水平和体育精神”搭配不当,“增强”与“精神”不搭配,可在“体育精神”前加“培育”。C项,“历史遗存、民族风情、文艺创作、美术作品”不合逻辑,“文艺创作”与“美术作品”不能并列,美术作品包含在“文艺创作”之中。D项,成分残缺,应在“被推测”前加“该男子”。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您约我明天去贵处谈我班同学光临贵公司参观一事,因我有急事,现只好改期再谈。

  B. 令郎在这次数学思维数学竞赛中获得,多亏老师您的精心指导,我们全家十分感激。

  C. 拙作奉上,自己总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D. 有位长辈给侄儿写信说:“此事一时难以定夺,望你钧裁。”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光临”是对客人用的敬辞,此处用于自己,不得体。对于自身只能说“到”“去”。B项,“令郎”是对方的儿子,此处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不得体。可改为“犬子”。D“钧裁”是对上级或尊长的敬辞,此处用于写给侄儿的信中,不得体。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这类题目命题往往着眼于:①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②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③适应场合,巧妙用语;④把握语体,既要注意区分书面语和口语,还要注意区分各类文章的语体要求,如书信、公文、广播稿等等。因此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并能够正确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谦敬词语,解答时要考虑交际场合、对象和目的。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过15个字。

  感恩教育并不是让人痛哭流涕,也不是让人下跪。中国传统文化为父母洗脚、下跪等做法已经很难被年轻人接受,其背后较根本的是,人是独立的: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不是为父母而生。当然,________,即相互不是为了彼此活着。我认为这样是对人的发展较有利的,否则中国传统的忠孝观念会________。我们培养的其实________,而是独立、尊重父母、尊重父母劳动、有责任感的孩子。这种责任的能力是从小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点地培养的,而不是通过感恩教育、通过一两场感恩讲座就能解决的,所以更多需要反思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答案】 (1). (1) 父母不是完全为了孩子才活着 (2). (2)阻碍年轻人的发展; (3). (3)不是给父母洗脚下跪的孩子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既考查句子的连贯性,又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总结概括能力,及文段的推断能力。第一处,后面说“即相互不是为了彼此活着”,前面已经从孩子的角度说了“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不是为父母而生”,那么横线上的内容应是从父母的角度来说“不是完全为了孩子才活着”;第二处,前面说“这样是对人的发展较有利的”,“否则中国传统的忠孝观念”会阻碍年轻人的发展;第三处,后面说“而是……”,前面应是说“不是……”,这就确定了句子的形式,再结合前面对“洗脚、下跪”的否定可以确定句子上的形式。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马云说:“如果你到35岁还很穷,那你只能怪你自己!”他在演讲时分享成功的秘诀:面对新事物,要看得见机会、看得起机会;充分理解新事物;决定,抢先行动。因此,我们如果看得起新事物,就肯定能实现理想。野心宏大,未来就很宽广。抓住先机立即行动,就能创造别人不敢、也不能的奇迹。

  ①看得起新事物,不能实现梦想。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野心宏大,未来不很宽广。 (2). 抓住先机立即行动,不能创造别人不敢、也不能的奇迹。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是考查学生综合表达语言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题目的基本意图以及题干表达的具体意思,这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文段中“野心宏大,未来就很宽广”“抓住先机立即行动,就能创造别人不敢、也不能的奇迹” 推断存在问题,由推断的调教,并不能得出所推断的结果。仿照①的方式——“看得起新事物,不能实现梦想” 把理由表达出来即可。故可以具体表达为“野心宏大,未来不很宽广”“抓住先机立即行动,不能创造别人不敢、也不能的奇迹”。

  五.作文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7年7月8日,云南腾冲,一台ATM取款机前,一双沾满黄泥的雨鞋和安全帽一起摆在地上。一位取钱的中年男子光着脚,站在取款机前,取好钱出来后再穿上雨鞋。这一幕,被刚好到银行办事的市民看到并拍下传至网上。事后,意外成了 “网红”当事人赵增做说,那天要给工友们发工资,自己从工地骑摩托车去银行取款,为了不影响环境卫生,他才脱了靴子再进去取钱。

  你对赵增做的这种“脱鞋取钱”的行为有怎样的认识和看法呢?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观点和态度。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脱鞋取钱”无涉自卑只关尊重

  一双沾满黄泥的雨鞋,它和安全帽一起摆在地上。一位取钱的中年男子光着脚,站在取款机前,取好钱出来后再穿上雨鞋。这一幕,被刚好到银行办事的腾冲市民杨澜涛看到并拍下传至网上。事后,意外成了“网红”的赵增做说,那天要给工友们发工资,自己从工地骑摩托车去银行取款,为了不影响环境卫生,他才脱了靴子再进去取钱。(7月8日云南电视台都市频道)

  使用银行的取款机取钱,基本不需要银行职员来帮忙。也就是说,就算农民工穿着沾满泥巴的雨鞋去自助取款,人家也未必会发现或指责他弄脏了地面。但越是这种“脱鞋取钱”的自觉和自律,却越能凸显出一个人根植内心的朴实品德。腾冲农民赵增做在网上的突然“走红”,尽管他自己有点不明所以,而在公众眼里,则觉得他红得应当。

  从农民工在银行取款机前脱鞋取钱,人们很快会联想到,曾报道过的农民工坐地铁时,因为担心衣服把座位弄脏,所以即便车厢里尚有许多空位,也宁愿铺张报纸席地而坐。当时有种声音说,这或多或少,揭示了部分身处社会底层的农民工在城市里的卑微感。我无法苟同这样的“自卑论”,而是认为,这恰恰体现了一些农民工体谅保洁辛苦、尊重他人劳动的纯朴美德。当然,这其中可能也包含了不想让座位上其他乘客感到为难的考虑。

  “脱鞋取钱”无涉自卑只关尊重。尽己所能努力做到不给别人增加负担。这种看似普通和寻常的品德自律,如今显得日趋稀缺。也因此,当别的市民将此“偶遇”视频发到网上,迅速就激起了“围观正能量”的纷纷点赞。

  不得不说,“脱鞋取钱”的一个小小动作,能够瞬间制造出一位农民工的“网红”,恐怕也得“归功于”现实中屡屡张扬登场的一些“失德助人”者。比如两年前,四川宜宾一个孩子在街边大便,52岁的环卫工曾武旭看见后上前制止,并希望其父母清理排泄物,不料,孩子的父亲竟然吼道:“你就是清洁卫生的,如果我都清洁了,还要你做什么?”还两次捡起大便,朝她脸上扔去。向环卫工施暴者较终虽被拘留处理,但那种自身不讲道德却还自诩“支持”他人工作的歪理儿,要说也并非鲜见罕闻。

  “脱鞋取钱”不必少见多怪,“失德助人”才是可忧腔调。在国外,像星巴克、肯德基这类快餐店,客人吃完饭后一般都会自己将餐盘收拾好,将垃圾随手倒入垃圾桶。我们常说“顾客是上帝”,那么,国外的顾客岂非太不把自己当“上帝”了:花钱进来消费,自己收拾桌子,那还要服务员干什么?可见,有些人千念叨、万算计,就是从来都不会先去考虑“尊重”二字,更莫说能够自觉想到少给别人添麻烦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篇结合现实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材料的理解准确立意:①“脱鞋取钱”的行为凸显的是一个人根植内心的朴实品德,这无涉自卑,是一种崇高自觉和自律。②“脱鞋取钱”的行为体现了一个人对他人劳动的尊重的纯朴美德。③“脱鞋取钱”是对文明自觉的较好诠释,是文明的较美姿态。

  :既然本题是一篇关注现实的评论性的材料作文,所以考生就得关注身边事情,写作的时候要注意充分结合现实和实际生活,把握材料的同时也要拓宽对材料的理解,这样才能使作文有深度。例如本题考生就可以结合身边的文明现象写作,这样能使自己的作文升格。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语文试题
上一篇:陕西省宝鸡市中考语文试题分析解读,重点考察项目分析! 下一篇:高二学生为何成绩分化比较严重呢?怎样预防呢?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